“人生基本常识”型的讲道
还有一种讲道,就是‘人生基本常识’型的讲道。
‘生活与伦理式’的讲道,讲的内容,就是小学生活与伦理课本的内容,
像是:要孝顺父母、要有爱心、、、。
‘人生基本常识型’的讲道,也差不多,只是内容是讲人生基本常识而已,
像是:坏人是因为有坏父母的不良教育、人定胜天、勤能补拙、、、。
二者内容虽不太一样,但核心却一样,就是:
不用信耶稣、不用读圣经,单靠脑袋与格言,也会知道那些道理。
还有一种讲道,就是‘人生基本常识’型的讲道。
‘生活与伦理式’的讲道,讲的内容,就是小学生活与伦理课本的内容,
像是:要孝顺父母、要有爱心、、、。
‘人生基本常识型’的讲道,也差不多,只是内容是讲人生基本常识而已,
像是:坏人是因为有坏父母的不良教育、人定胜天、勤能补拙、、、。
二者内容虽不太一样,但核心却一样,就是:
不用信耶稣、不用读圣经,单靠脑袋与格言,也会知道那些道理。
以前的年代,台湾的小学课程里,有一门课,叫‘生活与伦理’。
基本上,就是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
这里面的道德,其实都是‘老生常谈’。
好比说,要孝顺父母、要尊敬长上、要兄友弟恭、要有爱心、、、、。
这种东西,其实,连用脑袋想都不用,
直接反射动作,就可以考试答出正确答案。
这和基督教的讲道,有什么关系?
其实,有不少牧师的讲道,并不是在讲‘圣经’,而是在讲‘生活与伦理’。
表面上看,也确实有圣经经文,
但是,内容其实只是小学生的‘生活与伦理’,不是圣经。
因为——-不用信耶稣、不用读圣经,也会知道那些道理。
问题:
我教会里的大部分弟兄姊妹分享时,都承认是因为牧师的讲道幽默,轻松,所以便留下来,更有甚者,是随着牧师走堂。一些比较严谨的牧师就比较不受欢迎。我想是不是分开慕道和成长的讲道是比较好一点?
答:
这是一个令我心情很沈重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很多弟兄姊妹共有的问题。
这问题因为太常见了,所以我进行公开的回答。
这个问题,点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点————–什么是‘礼拜’?
请注意,我不是讲‘一般聚会’,我讲的是‘礼拜’。
大要理问答第158问
‘神的话语只可以由富有这方面恩赐(提前3:2,6;弗4:8-11;何4:6;玛2:7;林后 3:6),又得到正式许可和呼召去担任相关职位的人去宣讲(耶14:15;罗10:15;来5:4;林前 12:28-29;提前3:10;4:14;5:22)’
1. 不知道能不能问大教理问答中的问题?
2.跟其他人分享圣经的内容,算不算是宣讲呢?对这里的宣讲可能需要更严格的定义。
3.再查一下,发现王志勇牧师的版本不是用“宣讲”,而是用“讲道”。
似乎把标准提高了,但是能够站在讲台上的,一定需要符合上面所提到的资格吗?也听过有信徒站在路边的木箱上就当场讲道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