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辨别信仰教导正误的两个问题
一、 请问圣经依据何在?
二、 解得通反合性经文吗?(paradox)(似非而是)(看来矛盾,其实不矛盾)
现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
各种资讯大量释出,令人目不暇给。
教会中的教导也是这样。
很多新奇的道理,在这数十年间,大量在教会中被传讲。
我们该怎么办?
完全相信?
完全不相信?
一、 请问圣经依据何在?
二、 解得通反合性经文吗?(paradox)(似非而是)(看来矛盾,其实不矛盾)
现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
各种资讯大量释出,令人目不暇给。
教会中的教导也是这样。
很多新奇的道理,在这数十年间,大量在教会中被传讲。
我们该怎么办?
完全相信?
完全不相信?
今天,我们要来看品德良好的以斯帖和预定的部分。
四、心地善良的以斯帖
‘希该喜悦以斯帖’(斯2:9)
‘凡看见以斯帖的都喜悦她’(斯2:15)
‘王爱以斯帖过于爱众女,她在王眼前蒙宠爱比众处女更甚。王就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头上,立她为王后,代替瓦实提’(斯2:17)
以斯帖的美貌,不足为奇。
她从小就长得美。
事实上,能被选入宫当皇后候选人的女子,有哪一个不美的?
所以容貌姿色部分,以斯帖当然没问题。
但问题在这里:
今天,我们要来思考天生容貌与预定。
三、美人以斯帖
以斯帖从小就长得很美,也因为她的美貌,得以被选入宫,开始成为众多皇后候选人的一员。
天生容貌的美丑,是谁在决定的?
在没有整形外科的时代,我们能在孩童与年轻时决定自己容貌如何吗?
我们只会因为发生事故,导致容貌变丑;
可是却无法由自己的意志决定自己变美。
是谁决定每个人天生容貌如何?
是上帝!
如果以斯帖不美,她根本没有被选进宫的机会,更别提以后当皇后了。
这是上帝的预定:
这次,我们要用预定论来看以斯帖是孤儿这件事。
二、孤儿以斯帖
以斯帖父母双亡,由亲戚末底改收养为女儿。
在人的眼中,父母双亡是何等悲惨的事。
再加上,犹太人当时已经王国,以斯帖是住在异乡。
坦白说,别说是一般人,连许多基督徒,也会对这样的境遇,心生抱怨,甚至愤世嫉俗。
以斯帖父母双亡,是她能控制的吗?
当然不是!
她住在异乡,是她能控制的吗?
当然不是!
身为基督徒,一样有许多无法控制的环境变量。
然而,一切的境遇,都在上帝掌管之下,都是上帝预定的内容。
上帝绝不会做错事。
问题是,有多少基督徒,能不怨天尤人,坦然接受自己无法控制的环境?
我们在遇到这种世人眼中悲惨的事情时,还愿意相信上帝的安排吗?
许多基督徒信主之后,根本不相信上帝的预定。
以为可以凭借祷告,凡事都能成就。
当我们思考圣经中的人物与事件时,有太多切入的角度了。
这次的角度,就是要以归正神学的预定论来切入。
当我们用预定论来看人物与事件时,常会有出人意外的丰盛收获,会看到上帝的伟大与掌管,是何等美妙。
以斯帖的故事,有太多值得思考之处了。
但本文只专注在预定部分,从以斯帖记,来看预定论的一些观念。
在整卷以斯帖记之中,我们有太多可以看到上帝预定的部分了。
这需要几次的时间,才能讲完。
阅读时,如果您也能同时拿出圣经来对照,印象会更深刻。
我们不反对,而且同意圣经中有上帝祝福或咒诅后代子孙的事;但是,我们反对“破除祖先咒诅”教导。因为,这种教导,并没有经得起全本圣经检验的圣经连结的依据。因为,让这种教导理论成立的连结依据,是潜意识、心理学、经验、、、、,而不是圣经。
圣经中有没有上帝祝福或咒诅后代子孙的事?
有!
圣经中有没有族谱?
有!
圣经中有没有为祖宗所犯的罪认罪的事?
有!
圣经中有没有认罪悔改之后就脱离咒诅、得到上帝祝福的事?
有!
那么,“破除祖先咒诅”教导,就是有圣经根据的喔?
错了!不是这样!
这种教导,并没有经得起全本圣经检验的圣经依据。
上帝到底会不会后悔?
为什么有些经文说会,有些却说不会?
到底该如何解释这些经文?
关于上帝会不会后悔,这是个很有趣,但却很重要的问题。
如果我们误解这里面的意思,那会造成我们自己很大的亏损。
当我们读到圣经中上帝‘后悔’的经文时,我们要很小心‘后悔’这两个字。
其实,在圣经原文中,‘后悔’并不是只有我们一般人认为的‘后悔’那种意思而已。
事实上,还有其他的意思,只是中文和合本一律用‘后悔’来翻译而已。
基本上,圣经中关于‘上帝后悔’的经文,可分三大类:
1、上帝绝不后悔
2、上帝对犯罪的人后悔,接下来要降灾给人。
3、上帝对悔改的人后悔,接下来要把欲降的灾取消。
解经时,应该对全本圣经先有正确的观念(或称‘总原则’),之后再来对个别经文做出解释,这样比较不会误解经文意思,也比较不会出现异想天开、或是特立独行、语不惊人死不休但却违背圣经意思的解经。
‘万军之耶和华说: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玛3:10)
因此,就有人说,我们可以用十分之一来‘试探’上帝。
问题是,在‘试探’这用语上,普遍属于比较负面的。
而圣经里的原则,也是相当清楚的:
读圣经,要小心paradox经文(反合性)(似非而是)(看来矛盾,其实不矛盾)。
当我们忽略了反合性经文,那我们很难正解单一边的经文。
更严重一些来讲,如果我们没把反合性经文找出来,然后就对单一边经文大解特解,很多都是乱解,得出的都是错误的观念,然后还以为这是上帝正确的道理。
在十进制计算中,1+1=2,这答案是正确的。
客观的解释圣经原则其实也是解释任何文献的原则,乃“普通常识”而已
苏颖智
1)任何解经必不能与整个圣经神学起冲突,因为神不可能是自相矛盾的。
2)唯独明显的经文能建立教义,不明显的经文不能用来建立教义。
3)不明显的经文必须由意义明显的经文解释。
4)正确的解经必须符合历史背景,历史背景乃认识圣经意义最好的参考依据之一。
5)不能用比喻建立教义,因它们的目的只是帮助解释教义或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