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问:基督徒不能爱世界,那可以吃美食、买3C吗?
1. 基督徒对于钱财,只是上帝管家,并非真正拥有者。
因此,我现在身为学生,去吃美食、买好看一点的衣服、买音乐CD、买3C产品,可以吗?
2. 团契教导大家不要去KTV,我也知道流行歌很多并不好,
但同学喜欢去,即使我去了之后点好一点的歌也不能去吗?电影也是,基督徒真的不能看吗?
(内容全改写,隐私已去除)
1. 基督徒对于钱财,只是上帝管家,并非真正拥有者。
因此,我现在身为学生,去吃美食、买好看一点的衣服、买音乐CD、买3C产品,可以吗?
2. 团契教导大家不要去KTV,我也知道流行歌很多并不好,
但同学喜欢去,即使我去了之后点好一点的歌也不能去吗?电影也是,基督徒真的不能看吗?
(内容全改写,隐私已去除)
这是A.C弟兄的分享。
在这里,其实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件事,是我个人的"见证",我很少跟别人讲,因为这并不光彩,但却见证了上帝无比的慈爱与大能,并且让我更确信,全然堕落、唯独恩典与信徒永蒙保守等这些历世历代传承的信仰,才是正确的。这是何等美好和安慰人的真理啊!
我是家中第六代基督徒,我们家在清朝末年根据家谱记载就已经信主,一直到我这已经是第六代,而且都是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的会友(大家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觉得我在吹嘘或者炫耀,但是我的本意是要告诉大家,祖宗的上帝并不是自己的上帝,除非自己信了。信仰是自己和上帝的关系。另外一方面,也是要告诉大家即便在这样基督教家庭长大的我,有多么悖逆与邪恶,以及上帝的恩典有多么浩瀚伟大,超过我所求所想,因为这样,我更确定加尔文中的预定论是正确的路线)。
身为基督徒,假使明天我的生命就会结束,今天我要做什么?
假使明天主耶稣就要再来,今天我要做什么?
假使生命还有半年,我要做什么?
很久以前,面对这类的问题,我都会想:
我要停止工作,用有限的时间,到处去游走玩耍,把握最后的时光。
毕竟,生命可贵,怎能将最后有限的生命,浪费在工作、读书之类无意义的事情上呢?
生命既然即将结束,就该放下一切次要的东西,把握机会完成内心尚未完成的梦想才是。
当然,假使是主要再来,那我更要保持“干净清洁”,不能做坏事、讲坏话、要内心干净,整天读经祷告,唱诗赞美神,然后迎接主来。
这是多加姊妹的分享。
趁著新年假期看了期待已久的《哈比人》,初看完,五觉感官还震慑于电影的声光特效,当下并未能多加思考。
直到晚上睡前祷告时,不知怎地想到了之前读到一篇极赞赏的影评里那句“冒险,是为了回家”……。
对于从未去过的天家,突然升起说不上的想念及渴慕,忍不住对上帝喃喃说道:
什么时候才能见祢的面呢?什么时候才是我回家的时候呢?
希伯来书的“信心之章”(第11章)里,一位又一位信心前辈因着信而行出伟大事蹟、也存著信心死了,他们虽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
我虽没有前辈的信心,却在此刻有同样的羡慕,遥想着一个更美的家乡。
听到身旁睡梦中的孩子传来轻轻缓缓的鼾声,彷如冷空气稍稍冰凉胸中的热情,
唉!这世界的责任还没了呢、旅程还没到终程呢,就这样撒手不管、上去享乐未免太不负责任?
问题:
我的喜乐是呈波浪型的,有时会体会到,有时又没有,我觉得要一直有喜乐,对我而言,还很难,我的确不知道如何一直保持喜乐感。有的弟兄就讲如果没有真正体会到神的恩典,就不会有从内心而发的喜乐感。要经常感恩就会有喜乐感。牧师讲要更多祷告。我的疑惑是:是不是我还没真正感受到神的恩典,所以不能一直有喜乐感? 我现在已比过去更多感恩。说实话,在我感恩时,更多感到的是平安感,是神的爱,感到神会掌管一切,必不弃下我而不顾。所以,感恩对我而言,感到的是平安感超过喜乐感,不知这是正常的,还是我有问题? 究竟什么是信仰上的喜乐,我想不会完全等同于快乐,高兴,我想是与神同在的喜乐,万事依靠神的喜乐。但我也不是很确定,请小小羊能给与帮助。怎样才可使我经常有喜乐?(隐私已去除)
答:
我用一个问题来反问:
你觉得,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和十字架上的表现,算不算‘喜乐’?
我不知道如何回答这问题。
太多人询问这问题了。
我放在心里,一直想,反复想。
但是,我不知道如何回答。
很多问题,不是没有答案,
更甚至,答案大家都知道。
但是,问题不在答案,而是在———–信————这个字。
不是不知道答案,而是不知道如何帮助大家信下去————-即使流泪,也愿意信下去。
这是韦伯弟兄的分享。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 5:13-16)
这段经文提到基督徒的身份是世上的盐和光。
我们“是”盐和光,就意味着盐和光的责任已经交付给我们了。
“盐” 的功效是 “防止腐败”。
“光” 的功效是 “照亮黑暗”。
因此,这也就意味着社会的本质是败坏的、黑暗的。
因为社会是由人所组成的,而人在亚当夏娃之后,就已经是全然堕落败坏。
“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 3:10)
所以因着人的堕落,由人组成的这个世界也是堕落的。
这是棉姊妹的归正分享。
愿上帝眷顾与保守,赐福给她。
以下内容,已先经棉姊妹同意并润稿,并非当初信件。
你好, 写信来是想很认真的感谢园地。
我来了园地一年多,每天也默默地阅读文章学道和思想,基本上差不多所有文章都读了,有些是来回读了很多遍。回想自从到园地这一年多来,我的属灵生命有了很大的变化,很想写信来感谢园地对我的造就。
先说一下我的背景,我在有基督教背景的学校成长,自小已相信有神。多年前祷告神带我到一间认真的教会,如祂应允的话,我会立志一生一世做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不是只有表面的那种教徒)。神也很快应允我的祷告,带我到了一间自称是对圣经最认真的教会。我很高兴神对我的回应,并在那里受洗。可是受洗后,很快地我已隐隐觉得教会有很多教导和做法都不太对劲。虽然全部东西都有经文作根据,而且都是讲很多罪、十字架、福音,但就是和我内心深处自小所认识的神好像不同。因没有真理的喂养和认识,多年来,我不断在教会的教导下陷入很多对神和对圣经的困惑、矛盾和苦涩, 内心很不平安,我不能跟随教会里大部份弟兄姊妹的模式,但也没信心说出他们怎样不符合圣经和神的期望。
这是mark弟兄的分享。
“信”是本于内心(信心)的依靠(信靠)。信靠和仰望的意思很接近,信靠强调“一个弱者依赖一个强者”而仰望就指“人站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抬头来看那在较高位置的”。
神是那被仰望的,人是那仰望者,这是一个属灵的现实。若一个人肯接受在这个现实来仰望神,这就是他的谦卑,是他的一个生命态度。
但人不一定肯谦逊的仰望,他的自我以为可以操纵一切,但往往当逆境来到,人或会省觉自己的无能,他才去仰望上帝。
对于一个跟随基督的人来说,困境则是彰显“仰望信靠”的一个机会。困境不过是一个场合或平台,它本身并不能够叫信增多,它却能叫早已存在的信更容易被看见。
希伯来书十一章有不少“仰望神”的实例,若细读就会发现所提及的每一个仰望者,或多或少他们都是遇上他个人人生的某一个困境,在当中他的“仰望神”就被凸显出来。他们因着信,就作出了一个关键性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