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西瓜勝於愛上帝
我們會愛西瓜勝於愛上帝嗎?
我們會愛韭菜勝於愛上帝嗎?
我們會愛蔥勝於愛上帝嗎?
我們會愛蒜勝於愛上帝嗎?
我們會因為沒西瓜吃,就罵上帝嗎?
我們會因為沒韭菜吃,就罵上帝嗎?
我們會因為沒蔥吃,就罵上帝嗎?
我們會因為沒蒜吃,就罵上帝嗎?
出埃及的以色列人,就是因為沒肉吃、沒魚吃、沒西瓜吃、沒韭菜吃、沒蔥吃、沒蒜吃,就對上帝大吵大鬧。
工作上,基督徒必須無條件幫人做白工嗎?
假使沒免費幫人做白工,就不行嗎?
問題:
遇到外包的廠商在案子完成後,想要加上不用給錢的額外工作。
老實說,份量不多時我會就這樣子做了(其實我也不知道這樣對不對)。
人家說吃虧就是福,但有時候吃虧與做白工之間到底要如何拿捏?
最近也遇到接案交件後,對方要我加做東西,因為做白工的部份有延遲幾天因而被罵,甚至是把他自己的過錯推到我身上,要我做白工負責,但卻說的對我寬宏大量,並且要脅我不做完不給錢……..
上帝是否要我們原諒他人時,也要我們無限量做白工呢?
我們在工作上要負責,是否要負責到人盡滿意呢?
常常覺得在職場上真的要有智慧去應對,
可是又常常因為遇到一些會讓人不知所措的事,變得不懂拿捏了。
答:
問題:
第二章「論神和三位一體」中的第一點:「神是……無情慾……」,這是什麼意思呢?
我在《加爾文要義》(加爾文出版社)上冊第172頁,標題為:「聖經說:神後悔是屈就我們有限的理解力」的中間部分讀到這麼一段:「當我們讀到神發怒時,我們不應當認為在神裏面有任何情感,而應當想到,這表達方式是屈就人的經驗,因神施行審判時表面上就如人被惹怒生氣一般。」
看來加爾文的意思是,神是沒有任何情感的,祂是為了屈就人有限的理解,才會在聖經裏寫下那些「看來」祂是有情緒或情感的描述嗎?怎麼區分呢?光是情慾、情緒、情感這幾個字眼,就讓人搞不清楚了。
答:
這是神學上的論述,不是我們想像的那種意思。
有些詞彙,我們會用一般的想法來理解,但其實不是那種意思。
所謂的『上帝無情感』,不是說上帝不會對我們有喜怒哀樂,
因為,聖經裡隨便一找,都一大堆這類描述上帝喜怒哀樂的經文。
神學上說的上帝無情感,是在講『上帝永不改變』這領域的東西。
因此,祂不會像人類那樣,情緒會變來變去、感覺會變來變去、決定會變來變去。
水看到「愛與感謝」,呈現瑰麗完美的六角形結晶;
看到「混蛋」,形成扭曲醜陋的樣貌?
聽到貝多芬的水,結晶光燦暈華;
聽到重金屬音樂,水結晶竟凌亂毀損?
聽到好話,水的結晶變漂亮;
聽到不好的話,水的結晶變不好?
這麼多年了,還有基督徒深信這種資料,還有牧師在使用這種資料,
卻不知道這種亂七八糟,而且嚴重違反信仰的資料,我們根本就不該使用。
這些東西,是來自日本人江本勝寫的書『生命的答案,水知道』。
天主教與基督教有很多重大差異。
有些差異,我們很容易就分辨得出來;
但有些差異,我們卻常搞混,甚至誤以為天主教是寶藏。
『主耶穌的死』就是一例。
對天主教而言,主耶穌的死,他們會花很多時間與心力,去建構『受難的過程』的影像感覺。好比說:
這一站的受難過程是什麼、摹想主耶穌受苦的景象、盡量越逼真越好、、、。
但問題是,這不是正統基督教的搞法;
更嚴格來講,這根本就不是聖經的搞法;
事實上,聖經就是上帝的話,也就是說,這根本就不是上帝要我們做的搞法。
對於天主教的靈修神學,我個人是持保留態度的。
基本上,天主教的靈修體系,觀念和基督教的並不相同;
正如天主教的神學體系,和基督教歸正神學的神學體系,有相當程度的差異性在。
我尊重每個人的個人閱讀喜好,畢竟,這是個人喜好,不是絕對真理。
不過,我會覺得弟兄姊妹假使要學習靈修,應該去歸正神學的清教徒領域裡去學,或許會純正很多。
其實,清教徒的靈修觀念,才是真正合乎歸正神學的靈修觀念。
清教徒的靈修才是大寶藏,天主教的不是。
基本上,假使我們留意各種靈修觀念,不管是天主教的也好、神秘主義的也罷、乃至於靈恩派的搞法,基本上,他們都有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