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猶大福音談起:新約聖經如何形成的?
猶大福音、達文西密碼中的多馬福音,最近很熱門。
我們如果不清楚新約聖經是如何形成,很容易就被這些偽福音書的說法唬爛過去。
這篇文章,是我在非基督教討論區中發表的,對象是非基督徒知識份子。目前反應還好,似乎還能讓非基督徒知識份子聽得下去。
一、每個人都可以寫聖經?
很不幸的,不是!
舊約聖經是『先知』寫的,
猶大福音、達文西密碼中的多馬福音,最近很熱門。
我們如果不清楚新約聖經是如何形成,很容易就被這些偽福音書的說法唬爛過去。
這篇文章,是我在非基督教討論區中發表的,對象是非基督徒知識份子。目前反應還好,似乎還能讓非基督徒知識份子聽得下去。
一、每個人都可以寫聖經?
很不幸的,不是!
舊約聖經是『先知』寫的,
異端狹義的定義:信了不能得救。
異端廣義的定義:錯誤的觀念或教導,使教會分裂。
三、 有沒有比較簡單的定義?
異端的定義很多很多。
問題是,有沒有比較簡單的?
我嘗試歸納出兩種簡單的定義,這兩種,剛好方便我們做異端方面的探討。
這是個很具爭議性的議題,在此僅提出個人見解,作為引導大家思考討論的起點。
本文重點在整理出聖經經文,歸納出聖經的觀念。
一、 異端的定義是甚麼?
很不幸的,雖然大家常常講『異端』二字,
但從古至今,雖然有些模糊的界線,可是,實在很難找到大家一致同意的標準與定義。
這也是最困擾人,引起最大爭議的所在。
一般人對預定論有太多錯誤的觀念。
本文對這些觀念提出糾正。
簡單說明一下常被忽略的預定觀念
1. 我們知道上帝預定。但是,我們不知道預定的內容。
2. 預定不是只有結果被預定,連方法也被預定。
3. 基督教預定論是積極的預定論。
1.預定的範圍?
2.預定的責任?
請問各位有關預定論的問題,我對預定論的觀念還是不太明白,
1.所謂預定論的意思是指:
我們個人的一切所做所為,不管任何事(包括做好事,做壞事,信主,不信主)都是上帝所預定好的?
或是只有單指我們個人信主或不信主這件事是上帝所預定好的?
2.如果我們連會不會信主都是上帝早就預定好的,那麼我們還要積極的傳福音嗎?
另外對於不信主的人,他們也會有藉口說我不信主是因為上帝早就預定好我會不信主,所以我不信主的罪過不能算在我身上,這樣的說法對嗎??
1.已死去的基督徒親友可在主裡為我們在世上的家人禱告嘛?
2.可否為已死去信及未信主親友靈魂禱告?
小小羊,讀書人,orange平安
謝謝您們對我之前問題解答
有一問題從未得到答案,
一是已死去的基督徒親友可在主裡為我們在世上的家人禱告嘛?
另是,可否為已死去信及未信主親友靈魂禱告?
這問題在心中多年不得解,近日基督徒好友自殺讓我又想起這疑惑.
我母親在我初信主四個月每天一起禱告,她沒去過教會,我每週去會跟她分享信息,家中偶像我自己除,她每天聽我說聖經故事自己也禱告,當初我去眷村教會,還來不及帶她到台語教會就中風過世,之後很多人安慰我母親雖未受洗但已在主懷,並且會為我禱告.母親生前吃很多苦,我心很不捨,所以當時常為已安息的她禱告.
主耶穌會聽嘛?
不管大家喜不喜歡聽,但懇求大家仔細想一想我所說的。
丟出這些議題,是很吃力不討好,會得罪很多信徒的行為。
一團和氣,不要得罪人,只說好聽的話,這是人之常情。
坦白說,說這些東西,於我何益?
我不會從中賺一塊錢(我把時間拿去看病可是會有不少收入的),我會得罪人,甚至被人怒罵被人恨,何必自找苦吃?
我一貫相信,教會中,大家彼此互為肢體,聖靈的恩賜運行在其中。
為何回教沒講神蹟奇事,卻成長最快?
一、 靈恩路線的教會都比較興旺,反而傳統的教會人數漸漸變少,所以走靈恩路線一定是對的?
許多主張走靈恩路線比較好的信徒,常會提出此種看法。
但是,真是如此?只要能讓人數多,就是正確之路?
主耶穌是不是失敗者,是不是路線錯誤?
因為傳了三年,結果死的時候,門徒四散,四處逃竄,看起來什麼都沒有了?
挪亞傳了一百多年的福音,結果只有他們一家人信,連幫他建方舟的工人都沒得救,所以,他的路線錯誤?
耶利米傳的信息,是當時人最不喜歡聽的信息:兩軍相戰,竟然叫我軍投降?信的人當然很少,所以他的路線錯誤?
所以我們也能去墳區叫死人復活,也可以效法主耶穌履海?
一、『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所以,耶穌在世上時,曾醫病、趕鬼、行神蹟奇事,我們今天一樣可以做?
這段聖經,是許多走靈恩路線信徒常引用來作為醫治及神蹟的經文。
但是,請容我舉兩個例子:
這教會比較有聖靈,那間比較沒有?
一、 什麼樣的教會比較有聖靈?比較聖靈充滿?
走靈恩路線的教會就是比較有聖靈的教會?
有敬拜讚美的教會就比較是?
有說方言的教會就比較是?
有醫病趕鬼、神蹟奇事的教會就比較是?
反之,沒有這些現象的教會,就比較沒聖靈?比較聖靈不充滿?
所以,只要信徒不滿意,想追求聖靈,就要到這些教會去才求得到?
如果大家思考過我之前的問題,自己去查考聖經,那麼,對許多大家視為理所當然的問題,可能開始會更清楚的的想法或疑問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