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行為可以上天堂?談『因信稱義』與『因行為稱義』
上天堂的條件是什麼?
在這裡,我們不拘泥於文字。或稱這是天堂,或是西方極樂世界、或稱這是涅盤、或稱這是任何死後去的美好境界。
幾乎所有正派的宗教,都會發現人類有罪,或是人類不完美、人間有苦難這現象。
基督教稱這是『罪』的影響,佛教稱這是『業』。其他宗教各有其稱呼。
接下來,是非常重要的重點來了:
解脫之道呢?
上天堂的條件是什麼?
在這裡,我們不拘泥於文字。或稱這是天堂,或是西方極樂世界、或稱這是涅盤、或稱這是任何死後去的美好境界。
幾乎所有正派的宗教,都會發現人類有罪,或是人類不完美、人間有苦難這現象。
基督教稱這是『罪』的影響,佛教稱這是『業』。其他宗教各有其稱呼。
接下來,是非常重要的重點來了:
解脫之道呢?
理論上,如果傳福音是正常狀態的話,教會中的男女比例,應該不會差太多,甚至應該男比女多一些才對。但事實上,為何教會裡男比女少?
這是個事實。
但是,這卻是個有趣的事實。
理論上,在正常人口出生比率裡,男嬰的出生率,會比女嬰高一些。
因為,男嬰比較會得遺傳性疾病,在出生到長大成人的過程裡死亡。
所以,出生方面,男比女多一些。
然後,到成人階段,男女比例就約一比一了。
這十幾年來,大家常覺得台灣女多於男。
接下來,我們來思考實際行動的部分。
我們來想一個問題:
尋找對象一事,是不是只要交托上帝,努力禱告,然後等在城堡中,白馬王子就會自動找上門?
很不幸的,不是!
神的主權,人的努力。
基督教不是只說不做的宗教,而是身體力行,積極進取的信仰。
禱告是必須的,交托是必要的,但是,沒有實際的行動,那就只是空談的信仰。
反正就是聽上帝的聲音,有那麼難嗎?難在哪裡?
難在一旦誤判,輕則事後後悔,重則造成嚴重後果。
反正就是聽上帝的聲音,有那麼難嗎?
這東西,說簡單是簡單,說難,還真難。
難在哪裡?
一旦誤判,輕則事後後悔,重則造成嚴重後果。
我用實例來探討好了,這樣比較能幫有此困擾的兄姐進入狀況。
假如您是男生,現在喜歡上一位女生,想知道是不是該和她結婚,
此時,出現一個聲音『和她結婚』。
請問,這時判斷這聲音是不是來自上帝,重不重要?
我願意學習照上帝的旨意求,也願意上帝旨意成全。
但是,為何就是還沒對象呢?
如果,我們已經真正的『尊主為大』,願意接受上帝為我挑選對象,
禱告時,我也願意學習照上帝的旨意求,也願意上帝旨意成全。
但是,為何就是還沒對象呢?
一、上帝要你今生獨身
上帝的主權,可以決定你的對象是誰。
但是,上帝也可以決定你今生要獨身。
如果上帝要你今生獨身,你,接受嗎?預備好了嗎?
如果上帝旨意就是要你今生獨身,你拼命求配偶,能改變上帝心意嗎?
任何一位未婚的人,不應隨便決定終生不婚。但是,卻要做好獨身的預備。
畢竟,不是上帝要來配合我,而是我要訓練自己去配合上帝。
會不會我做好獨身的準備,結果上帝卻賜下良人給我?
當然可以!
有異象,就比較好等。沒異象,就不好等。
是這樣嗎?
挪亞等待一百二十年。因為,上帝給他清楚的命令,清晰的異象。
所以,他等得下去。
是這樣嗎?
所以,亞伯拉罕等不到以撒出生,先與婢女夏甲生以實瑪利,是因為上帝沒告訴他?
還是上帝告訴他,但他太軟弱了?
很不幸的,聖經竟稱這樣的人是『信心之父』。
所謂的信心之父,也不過如此,我才不會那樣軟弱,
是什麼樣的信仰,這樣讓他願意持守下去?
難道,他看不到天氣晴朗,萬里無雲?
從上帝交代開始,到洪水毀滅為止,共一百二十年。
挪亞一直在準備,傳道,準備,傳道。
準備方舟,
傳洪水將來的道。
我不知,這一百二十年他是如何度過的?
洪水來時,只有他一家八口得救,連幫他造船的工人,都沒得救。
方舟,不會從天上降下來。
方舟,是要人去做的。
我不能理解,為什麼沒有?為什麼禱告無效?為什麼上帝不聽我禱求?
當我還是孩子,
我很希望有一匹馬。
可以像西部牛仔一樣,騎在馬上奔馳,奔向原野的呼喚。
我不敢告訴別人,不敢告訴父母。
我很認真,很虔誠的祈禱,每天都為此禱告:
求上帝賜我一匹馬。
您看過什麼叫孩子渴望的眼神嗎?
看過什麼叫孩子期盼的臉龐嗎?
如果你要禱求結婚對象,你要告訴上帝對方身高、體重、年齡、長相、收入、職業、、、,否則,上帝會不清楚你的需求。但事實是這樣嗎?
許多教會教導一種觀念:
你在禱告時要具體,否則上帝會誤解你的意思。
如果你要一輛腳踏車,你要告訴上帝是什麼牌子,車子顏色,否則到時上帝會給錯車子。
如果你要禱求結婚對象,你要告訴上帝對方身高、體重、年齡、長相、收入、職業、、、,否則,上帝會不清楚你的需求,無法幫你找到如意郎君。
同時,禱告最好還要告訴上帝時間限制,在幾年幾月前,上帝必須應允。
婚姻之路上,您真相信上帝嗎?
台灣的基督徒姊妹,不易找到適婚的基督徒弟兄,是很令人痛心的事實。
由於這方面的議題太大太多,而我個人的習慣,比較喜歡把大問題分割成小問題,再來進行思考。
本文只先探討其中一個小部分,其他部分,我們再慢慢討論發表。
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姊妹,想結婚,也已到適婚年齡,各方面條件也都好,
只因為找不到基督徒弟兄,所以遲遲無法結婚。
這樣的情形,在教會中,非常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