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斯帖記看預定(一):廢后事件
當我們思考聖經中的人物與事件時,有太多切入的角度了。
這次的角度,就是要以歸正神學的預定論來切入。
當我們用預定論來看人物與事件時,常會有出人意外的豐盛收穫,會看到上帝的偉大與掌管,是何等美妙。
以斯帖的故事,有太多值得思考之處了。
但本文只專注在預定部分,從以斯帖記,來看預定論的一些觀念。
在整卷以斯帖記之中,我們有太多可以看到上帝預定的部分了。
這需要幾次的時間,才能講完。
閱讀時,如果您也能同時拿出聖經來對照,印象會更深刻。
當我們思考聖經中的人物與事件時,有太多切入的角度了。
這次的角度,就是要以歸正神學的預定論來切入。
當我們用預定論來看人物與事件時,常會有出人意外的豐盛收穫,會看到上帝的偉大與掌管,是何等美妙。
以斯帖的故事,有太多值得思考之處了。
但本文只專注在預定部分,從以斯帖記,來看預定論的一些觀念。
在整卷以斯帖記之中,我們有太多可以看到上帝預定的部分了。
這需要幾次的時間,才能講完。
閱讀時,如果您也能同時拿出聖經來對照,印象會更深刻。
上帝有能力保證每個人都得救。
但是,事實上卻不是人人都得救。
為什麼?
上帝有沒有能力『保證』『每個人』都得救?
就基督徒而言,不分教派,大家都會同意………上帝有能力這樣做。
因為,上帝如果『真的想做』什麼事,絕對沒有『做不到』的。
整個宇宙,都在上帝掌管之下,沒有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件事可以脫離上帝掌管。
如果上帝有想做而做不到的事,那祂就不是『全能』的上帝了。
所以,如果上帝要的話,祂絕對有能力可以讓每個人都得救,也絕對可以保證讓每個人都得救。
接下來就好玩了。
這不是肯德雞!這不是肯德雞!我要真正的肯德雞啦!
這不是預定論!這不是預定論!
我要聽真正的預定論啦!
這不是因信稱義!這不是因信稱義!
我要知道真正的因信稱義啦!
預定論=宿命論?
這絕不是聖經中的預定論。
因為,預定論根本就不是宿命論。
因信稱義=不重視好行為?
這是一個尖銳的問題:
那些被揀選得救的人,對他們而言,上帝當然是慈愛的。
但對那些沒被揀選的人呢?
另一種方式的問法是:
如果上帝沒有救贖每個人,這樣的上帝是慈愛的嗎?
在這裡,我們開始要碰觸『恩典』了。
什麼是恩典?
『做工的得工價』和『沒做工的得工價』,哪一種算是恩典?
您親愛的爸爸、媽媽、哥哥、姊姊、弟弟、妹妹、、、,只要沒信耶穌,就不能上天堂?
您,能接受嗎?相信嗎?
我們要努力,所以我們才能得救,或是保守住得救的份位。
這樣的觀念,在教會中,常可聽到。
非基督徒,則認為除了信耶穌之外,只要努力行出好行為,條條道路通羅馬、許多道路上天堂。
問題是,這樣的觀念,是正確的嗎?
上帝都已經明知那些百姓是不會信的,而且也確定那些百姓是不會信的,更不客氣講,上帝明明就已經預定了那些百姓硬心且不信,既然如此,為何又要叫我去?明知必失敗的任務,何必多此一舉?
以賽亞是舊約時代很出名也很重要的先知。
他寫的以賽亞書,是認識彌賽亞很重要的先知書。
以賽亞本身有皇族血統,是高貴的出身,不是像阿摩司是個平民牧羊人。
這種貴族世家出身的人,榮華富貴就不用提了,教育與學識,也絕非一般平民百姓可比擬。
以賽亞的蒙召,是很出名、大家所熟知的。
hsiao網友問到有關預定論, 以及關於視覺化禱告內容的一些問題
平安
我是一個慕道友,
對於預定論還不是很明白
有一個問題想請問
希西家到了主預定的時間,本該死了
他的死,是主所預定的事情
後來卻因為希西家流淚的禱告,主的旨意改變了
加添了他15年的生命
預定論:希西家這樣的流淚禱告也是主所預定的,
所以主憐憫增添了他的壽命也是主所預定的?
可是他第一次本該死的時間卻是主親自說的,
『上帝既然知道人會犯罪還要造人』=『上帝不慈愛』,
是這樣嗎?
這是許多已信者的疑惑,也是許多不信者對基督教的攻擊。
乍聽之下,好像也蠻有道理的。
不是嗎?
上帝明明已經知道人會犯罪,就算不是上帝主動讓人去犯,但也是祂許可任憑之下,這件事才會發生。
那麼,豈不是表明這位上帝,根本沒有慈愛可言?根本就不是一位憐憫的上帝?
但是,且慢!
面對聖經中的預定論時,有兩種錯誤的態度,是我們常常遇見的:
一是過度探究,一是閉口不談。
這次,我們來探討『閉口不言』的部分。
基本上,『過度探究』多半是出於剋制不住的好奇心,甚至是喪失分寸、僭越上帝的表現。
『閉口不言』則相反,剛好是顛倒,多半是出於敬虔,深怕僭越上帝,然後就避開不提這部分。
這種動機是好的,但表現卻是錯誤的。因為,
1. 低估了人的好奇心
人的好奇心是天賦本能。
面對聖經中的預定論時,有兩種錯誤的態度,是我們常常遇見的:
一是過度探究,
一是閉口不談。
我們先來思索『過度探究』這部分。
上帝給了人類『好奇心』。這是我們的天性與本能。
但是,好奇要有所節制,這也是上帝的規定。
不受任何節制的好奇,會將人帶入死地。
預定論本身非常複雜,當我們碰觸揀選與預定的教義時,我們必須戒慎恐懼,
因為,當我們探索預定論時,我們正在深入上帝智慧的極隱密處。
身為被造者,我們要知道自己的身份,不要得意忘形,忘了分寸,以為可以任意、恣意、隨意解剖上帝的智慧與奧秘的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