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定=我什么事也不用做?
很多人认为:
既然‘一切都预定’了,所以我‘什么也不用做’,反正一定会实现。
可是,预定论真是这样的吗?
许多人脑袋中的‘预定论’,并不是圣经教导的预定论,
而是‘想当然耳’的预定论。
圣经关于良善面、行好事的预定,观念多半是这样的:
要盖一间房子,‘蓝图’画好了,
我们当然要去‘盖’,
否则房子怎会出现?
很多人认为:
既然‘一切都预定’了,所以我‘什么也不用做’,反正一定会实现。
可是,预定论真是这样的吗?
许多人脑袋中的‘预定论’,并不是圣经教导的预定论,
而是‘想当然耳’的预定论。
圣经关于良善面、行好事的预定,观念多半是这样的:
要盖一间房子,‘蓝图’画好了,
我们当然要去‘盖’,
否则房子怎会出现?
问题:某位网友对小小羊园地讲的‘积极拣选、消极遗弃’提出批判,
他认为正确的预定论是‘积极拣选、积极遗弃’,
该如何回答对方?
答:
首先,我要先讲一下,对于任何反对者,我是不进行辩护与讨论的。
人家怎么反对,我不管,反正只要不要来我这园地捣蛋即可。
毕竟,我领受的呼召,不是来应付这些反对者。
要应付的话,应付不完。
讲句难听一点的话:
如果每天都要将时间花在应付挑战者身上,
我就算有三头六臂、时间再多也不够。
问题:
1.是不是在成圣的道路上,上帝‘许可、任凭’多于‘引导、计划’?
人的‘自由意志’多于上帝的‘积极预定’?
2.一切善事,都是上帝恩典;一切罪恶,都是自己犯的。
假如是这样,在这个原则下如何赏罚?
问题一、
是不是在成圣的道路上,可以说是上帝‘许可、任凭’多于‘引导、计划’?
人的‘自由意志’多于上帝的‘积极预定’?
问题:
作为教会的牧者,是否严格要求不能是过去离过婚的?
我个人认为如果一个有潜质的年轻牧师,
因为这个原因,在他已经忏悔的情况下(目前结婚且稳定),被教会拒绝,很可惜。
答:
我认为可以!
任何罪行,不管如何重大,
只要真实认罪悔改之后,就可以蒙赦免。
问题:在希伯来书10:26提到‘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也没有了’,
但是之前您又提过,‘圣徒永蒙保守’。
可是,我们受洗之后,还是会跌倒,
有的时候真的是知道不应该,却还是忍不住犯罪,
比方说发怨言、起争论,更不用说讲八卦了。
这样,我算是故意犯罪,赎罪的祭我就没有资格有了,
那我现在应该不配永蒙保守了,是吗?
(隐私已去除)
有些人认为人性本善,不相信人骨子中有自动想犯罪的本性。
身为男人,我们诚实问自己一个问题好了:
假使可以完全自由,没有任何规定与处罚,
那么,你会不会想和喜欢的女人上床,而且多多益善?
特别是假使你是国王,你会不想要后宫佳丽三千、三万、三十万?
这东西需要人家教吗?
这种本性需要人家教吗?
所有名门正派的宗教,都具有劝人为善的部份。
那么,基督教符合『宗教都是劝人为善』这句话吗?
就某个角度来说,答案是——–YES。
因为,基督教确实有大量要人行善的教义。
但就另一个角度来说,答案是——NO。
因为,假使去除了『因信称义』的教义,
基督教就不再成为基督教。
很多基督徒不食豬紅,因帶血的食物是聖經明文禁止的。但其實,除非是健康有事,否則基督徒無須禁戒帶血的食物。
聖經是上帝的啟示,不是像科學等科目能單從字義取意。例如「是就說是….. 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不是教導我們不可長篇大論,而是不可語言偽術。例如A是有女朋友兼子女的,想追求B,B問他結過婚未,他答「未」。幸好B從傳媒發覺,B追究,A得意洋洋說:「兒女是同居女友給我生的,我和她未結婚」,A公司的經理幫腔說「沒有違反婚姻法重婚罪」。A公司的經理是偷換概念幫主子迷惑公眾,B當初明顯不是問「控告重婚罪的元素及標準為何」,而是A是否「單身」的操作狀況,考慮他的戀愛追求。
例如有些酒樓部長經理,你點上湯龍蝦,他就說芝士焗龍蝦才好味云云,其實他在掩飾那酒樓賣的雪藏龍蝦,若用上湯製容易「現形」被顧客食出異味。誠實的酒樓不是用魚池的游水海鮮做show,卻拿雪櫃裡冒充新鮮的給你吃,芝士、上湯甚至刺身都滋味無窮。例如有些壞心的雞檔老闆用雞心鵝心冒充鸭心賣給想煲鸭心粥去寄生蟲的市民,誠實的雞檔老闆說這些不是鸭心。
錯誤的律法主義是吃人的。公義,是基督徒真正可要追求的。
我有幾個問題,如果方便的話,請幫我回答一下,謝謝。
(隱私已去除,內容有改寫)
可是,涉及獎賞刑罰,罪就有大小之分了。
心中殺人,和真正去殺人,罪的程度當然不同,刑罰程度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