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8:32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2012-07-24婚姻

發問:我對方沒有感動,也要嫁嗎?已關閉評論
10,306 views

發問:我對方沒有感動,也要嫁嗎?

問題:

請問,當我對對方沒有感動時(雖然不會不喜歡對方),也要嫁嗎?

我讀到園地之前的幾篇有關未婚姐妹尋求婚姻的文章,我想若上帝引導我們遇到適合的對象,雖然不一定是自己會一見鍾情的人,但至少應該要有感動吧?如果連感動都沒有還需要考慮嗎?

雖然您提到要順服上帝的引導,即使自己不是對對方一見鍾情,有一天還是會被感動。但我想問的是,您願意冒這樣的險嗎?還是應該再禱告清楚一些,直到自己真的確信對方是對的人才結婚?

我有一位朋友也是禱告尋求印證,他的印證是用腳痛與不痛去印證上帝的引導,但我對這樣的尋求方式並不認同,交往了五年後結婚,結果還是不愛對方,這樣不是很痛苦嗎?

答:

假使一直沒有感動,那麼,我會強烈勸你:不要隨便結婚。

當然,每個人對於感覺的強度與敏銳度不同,所以無法量化。

但是,假使即使覺得對方是好人,但自己就是沒感覺,我真的強烈建議你不需為結婚而結婚。

聖經本來就沒『強迫』人要結婚,特別是對女生。

並且,因為世道邪惡,姊妹若找不到合適對象,寧可不婚。

繼續閱讀 »

2012-07-19成聖之路

2條評論
14,252 views

逆境和順境

這是mark弟兄的分享。

「信」是本於內心(信心)的依靠(信靠)。信靠和仰望的意思很接近,信靠強調「一個弱者依賴一個強者」而仰望就指「人站在一個比較低的位置抬頭來看那在較高位置的」。

神是那被仰望的,人是那仰望者,這是一個屬靈的現實。若一個人肯接受在這個現實來仰望神,這就是他的謙卑,是他的一個生命態度。

但人不一定肯謙遜的仰望,他的自我以為可以操縱一切,但往往當逆境來到,人或會省覺自己的無能,他才去仰望上帝。

對於一個跟隨基督的人來說,困境則是彰顯「仰望信靠」的一個機會。困境不過是一個場合或平台,它本身並不能夠叫信增多,它卻能叫早已存在的信更容易被看見。

希伯來書十一章有不少「仰望神」的實例,若細讀就會發現所提及的每一個仰望者,或多或少他們都是遇上他個人人生的某一個困境,在當中他的「仰望神」就被凸顯出來。他們因著信,就作出了一個關鍵性的抉擇。

繼續閱讀 »

2012-07-14成聖之路

人若賺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的生命已關閉評論
13,018 views

人若賺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的生命

今天要來講故事,講三個很簡單的小故事。

故事一、一個阿婆的故事

我認識一對非基督徒的阿公和阿婆,他們人很好,待人很客氣,工作很認真努力。

他們孩子都已經成家立業了,但他們夫妻兩人依然守著店,從早工作到晚。

沒有娛樂,沒有旅遊,店面破破舊舊,住的地方也破破舊舊。

勉強可以稱得上是娛樂的,就是一台小電視。

阿婆說,她從年輕嫁過來開始,一直到現在七老八十了,每天的生活,就是這樣。

她用很哀怨的語氣,講述這件事。

他們並不是沒錢人,事實上,他們很有錢,房地產和現金非常多。

繼續閱讀 »

2012-07-12婚姻

發問:外遇第三者不肯分手,威脅要鬧已關閉評論
12,196 views

發問:外遇第三者不肯分手,威脅要鬧

問題:

我的朋友是已婚基督徒,但有外遇。現在他想分手,回歸家庭,但第三者不肯放手,威脅要鬧。我朋友現在在教會很熱心服事。另外,我們若只是被動地逃避躲避她,這位第三者會不會想不開做出非理智的行為?我該怎麼幫助我朋友和第三者?(信件重新改寫,隱私全部去除)

答:

我親愛的弟兄啊,遇到這樣的事,很難說有什麼絕對好的方法可以解決了。

我不是在潑冷水,但是,有時一旦犯了罪,罪的苦果,是非常痛苦的。

大衛王與拔示巴的姦淫,後果是非常悽慘的,即使大衛已經懺悔認罪、上帝也已經赦免。

私下的罪,私下認就可以;

公開的罪,就要公開認。

繼續閱讀 »

2012-07-03成聖之路

發問:基督徒有辦法當好業務員嗎?已關閉評論
9,312 views

發問:基督徒有辦法當好業務員嗎?

問題:

這個問題,乍看之下,答案是當然可以,但是其實是很複雜的。首先,好的業務員怎麼定義?對公司來說,好的業務員不是只有熱誠、對公司產品有信心、忠誠度….,最重要的是能否為公司帶來大量的業績獲利!如果很會賣東西,那就是個好業務,服務做好的目的,更是為了客戶的轉介紹。賣商品專挑傭金高的賣,或者公司規定主打的商品賣,就算這個商品並不適合客戶或者很差(例如績效不佳,但上頭要你去賣的基金)。反之,如果要完全為客戶的利益著想,憑著良心做業務,不在乎傭金酬勞,就很難成為一個業績好的業務員!而且很可能會因此達不到公司要求的業績目標或者不服從長官的要求而被公司解聘。

基督徒面對這樣子的工作,一方面要服從權柄,又要兼顧良心以及為客戶著想的愛心,其實是不容易生存的。不知道小小羊的看法與教導為何?多謝。

答:

其實,假使你沒有辦法在『灰色的模糊地帶』,一方面持守真理像馴良的鴿子,

一方面在世俗中靈巧如蛇,那麼,我會認為這類工作對你並不合適。

繼續閱讀 »

2012-07-01成聖之路

發問:接納禮?已關閉評論
8,293 views

發問:接納禮?

問題:

教會要舉行會友接納禮,還要寫申請單立約,經牧師約談後,在主日舉行此禮。

請問一下,會友接納禮合乎聖經的教導嗎?基督徒有必要一定要經此接納禮才能成為教會的會友嗎?

發問:接納禮?

問題:教會要舉行會友接納禮,還要寫申請單立約,經牧師約談後,在主日舉行此禮。

請問一下,會友接納禮合乎聖經的教導嗎?基督徒有必要一定要經此接納禮才能成為教會的會友嗎?謝謝您的撥空回答。

繼續閱讀 »

2012-06-30成聖之路

發問:律法主義和遵守聖經規定?已關閉評論
10,060 views

發問:律法主義和遵守聖經規定?

問題:

在追求成聖的過程中, 如何必免落入律法主義呢?拿捏的尺度在那裡呢?我知道任何守律法或好行為都不能使我們稱義,唯靠主恩典!我也知道真正因信稱義得救的人,自然會想要守神給我們的律法,以行出好行為,蒙神悅納!然而在追求成聖的過程中,如何必免落入律法主義呢?當我勸戒別人引用聖經說『不可行邪術!』,他們回應我的態度隱含著「要憑信心單純跟隨耶穌,不要落入律法!」可是這明明是神不喜悅的事,本來就不應該做,這跟律法有關嗎?還是說守律法努力追求成聖是自己的事,一但拿相同的標準去要求別人跟我一樣,這就是律法主義?

答:

關於律法主義,其實,聖經裡有兩種人,就是很好的示範:

1.法利賽人

自認為自己很守律法,而且高人一等,鄙視其他罪人,但內心卻很偽善、動機都是罪惡。

這些人的守律法,並不是真正想去遵守聖經律法的精義,反而只是遵守表面字意、而且常曲解聖經真正的意思、並用這些外在行為來企圖得人稱讚而已。

2.保羅書信中的行割禮者

繼續閱讀 »

2012-06-23成聖之路

我講的道,沒有什麼新奇與特殊,而是古老的道而已已關閉評論
9,761 views

我講的道,沒有什麼新奇與特殊,而是古老的道而已

其實,我講的道,都沒有新奇與特殊之處。

我講的,都是古老的福音,是二千年來歷世歷代的傳承。

我講的道,馬偕博士這樣講,巴克禮牧師這樣講,加爾文這樣講,馬丁路得這樣講,奧古斯丁這樣講,使徒這樣講,主耶穌這樣講,新約聖經這樣講,舊約聖經這樣講。

因為,這本來就是古老的聖經所傳講的,而聖經就是上帝的話。

沒有新道理了!任何偏離二千年歷世歷代信仰傳承的新奇教義,都是大有問題的東西。

然而,雖然沒有新道理,可是,各時代的傳講者,會用那時代的人比較能聽得懂的方式,來繼續傳講這些古老的道。

古老的道,很多人會厭煩,因為他們耳朵發癢,要新奇的才能吸引他們。

但是,真正上帝的羊,一聽到真正上帝的聲音,就會知道這才是真正主的聲音。

繼續閱讀 »

2012-06-18成聖之路

給還沒受洗的弟兄姊妹已關閉評論
15,320 views

給還沒受洗的弟兄姊妹

之前,我寫過一些關於洗禮的文章,講到一個觀念:

對出於真心誠意的信徒,當他領受聖餐時,會有神秘恩典臨到,而非只是單純的記念儀式而已。

同樣的觀念,一樣適用於洗禮。

對於真心相信耶穌基督的人,當他們受洗時,上帝會透過這儀式,施恩下來。

當然,這恩典的臨到,我們未必有什麼感覺。

但是,上帝就是會施恩照顧。

當然,多數教會,特別是浸信會體系,只相信那是記念儀式,

但這沒關係,即使是浸信會,只要信徒自己知道有這樣的說法,而且自己能接受即可。

我一直很喜歡小以撒受割禮這件事。

他什麼都還不懂,出生才八天,只因他父親亞伯拉罕對上帝的信仰,幫他行了割禮,使小以撒成為上帝家裡的成員,

從此,上帝就照顧了以撒的一生,從未離棄。

繼續閱讀 »

2012-06-12成聖之路

發問:教會可以分裂嗎?已關閉評論
9,633 views

發問:教會可以分裂嗎?

問題:

我們教會牧師的一些做法,導致我們教會將無可避免的走上分裂。真是懇求神赦免我們這群罪人,也求神憐憫並施恩與我們教會。

我知道神的心意是絕對不許可教會分裂,但如果人非要偏行己路,神或許會任憑他們。所以在這很痛心的請教你:如果教會要分裂,在實務上要如何進行?有那些事要特別注意?我們教會目前有一筆金額很大的存款,如今教會可能要走上分裂之途,這筆存款要如何處理變成燙手山芋了。(隱私全去除並改寫)

答:

我先講兩個故事,都是真實故事。

一、一個牧師,剛接任時,教會只有會友二三十名,

後來在多年牧會下,人數成長至二百名。

後來牧師主張教會應該進行濟貧事工,遭某些長老嚴厲反對,

後來被掃地出門,趕出教會。

被趕出時,牧師沒從教會帶走任何一件物品與金錢,自己獨立去開拓教會。

有些教會會友看不下去,而且長期受牧師照顧,所以跟隨牧師到新教會去。

不少會友則沒到新教會,也沒留在舊教會,這些人或是跌倒了,或是到其他地方去了。

繼續閱讀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