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8:32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2012-07-24婚姻

发问:我对方没有感动,也要嫁吗?已关闭评论
10,306 views

发问:我对方没有感动,也要嫁吗?

问题:

请问,当我对对方没有感动时(虽然不会不喜欢对方),也要嫁吗?

我读到园地之前的几篇有关未婚姐妹寻求婚姻的文章,我想若上帝引导我们遇到适合的对象,虽然不一定是自己会一见钟情的人,但至少应该要有感动吧?如果连感动都没有还需要考虑吗?

虽然您提到要顺服上帝的引导,即使自己不是对对方一见钟情,有一天还是会被感动。但我想问的是,您愿意冒这样的险吗?还是应该再祷告清楚一些,直到自己真的确信对方是对的人才结婚?

我有一位朋友也是祷告寻求印证,他的印证是用脚痛与不痛去印证上帝的引导,但我对这样的寻求方式并不认同,交往了五年后结婚,结果还是不爱对方,这样不是很痛苦吗?

答:

假使一直没有感动,那么,我会强烈劝你:不要随便结婚。

当然,每个人对于感觉的强度与敏锐度不同,所以无法量化。

但是,假使即使觉得对方是好人,但自己就是没感觉,我真的强烈建议你不需为结婚而结婚。

圣经本来就没‘强迫’人要结婚,特别是对女生。

并且,因为世道邪恶,姊妹若找不到合适对象,宁可不婚。

继续阅读 »

2012-07-19成圣之路

2条评论
14,252 views

逆境和顺境

这是mark弟兄的分享。

“信”是本于内心(信心)的依靠(信靠)。信靠和仰望的意思很接近,信靠强调“一个弱者依赖一个强者”而仰望就指“人站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抬头来看那在较高位置的”。

神是那被仰望的,人是那仰望者,这是一个属灵的现实。若一个人肯接受在这个现实来仰望神,这就是他的谦卑,是他的一个生命态度。

但人不一定肯谦逊的仰望,他的自我以为可以操纵一切,但往往当逆境来到,人或会省觉自己的无能,他才去仰望上帝。

对于一个跟随基督的人来说,困境则是彰显“仰望信靠”的一个机会。困境不过是一个场合或平台,它本身并不能够叫信增多,它却能叫早已存在的信更容易被看见。

希伯来书十一章有不少“仰望神”的实例,若细读就会发现所提及的每一个仰望者,或多或少他们都是遇上他个人人生的某一个困境,在当中他的“仰望神”就被凸显出来。他们因着信,就作出了一个关键性的抉择。

继续阅读 »

2012-07-14成圣之路

人若赚得全世界,却赔上自己的生命已关闭评论
13,018 views

人若赚得全世界,却赔上自己的生命

今天要来讲故事,讲三个很简单的小故事。

故事一、一个阿婆的故事

我认识一对非基督徒的阿公和阿婆,他们人很好,待人很客气,工作很认真努力。

他们孩子都已经成家立业了,但他们夫妻两人依然守着店,从早工作到晚。

没有娱乐,没有旅游,店面破破旧旧,住的地方也破破旧旧。

勉强可以称得上是娱乐的,就是一台小电视。

阿婆说,她从年轻嫁过来开始,一直到现在七老八十了,每天的生活,就是这样。

她用很哀怨的语气,讲述这件事。

他们并不是没钱人,事实上,他们很有钱,房地产和现金非常多。

继续阅读 »

2012-07-12婚姻

发问:外遇第三者不肯分手,威胁要闹已关闭评论
12,196 views

发问:外遇第三者不肯分手,威胁要闹

问题:

我的朋友是已婚基督徒,但有外遇。现在他想分手,回归家庭,但第三者不肯放手,威胁要闹。我朋友现在在教会很热心服事。另外,我们若只是被动地逃避躲避她,这位第三者会不会想不开做出非理智的行为?我该怎么帮助我朋友和第三者?(信件重新改写,隐私全部去除)

答:

我亲爱的弟兄啊,遇到这样的事,很难说有什么绝对好的方法可以解决了。

我不是在泼冷水,但是,有时一旦犯了罪,罪的苦果,是非常痛苦的。

大卫王与拔示巴的奸淫,后果是非常悽惨的,即使大卫已经忏悔认罪、上帝也已经赦免。

私下的罪,私下认就可以;

公开的罪,就要公开认。

继续阅读 »

2012-07-03成圣之路

发问:基督徒有办法当好业务员吗?已关闭评论
9,312 views

发问:基督徒有办法当好业务员吗?

问题:

这个问题,乍看之下,答案是当然可以,但是其实是很复杂的。首先,好的业务员怎么定义?对公司来说,好的业务员不是只有热诚、对公司产品有信心、忠诚度….,最重要的是能否为公司带来大量的业绩获利!如果很会卖东西,那就是个好业务,服务做好的目的,更是为了客户的转介绍。卖商品专挑佣金高的卖,或者公司规定主打的商品卖,就算这个商品并不适合客户或者很差(例如绩效不佳,但上头要你去卖的基金)。反之,如果要完全为客户的利益着想,凭著良心做业务,不在乎佣金酬劳,就很难成为一个业绩好的业务员!而且很可能会因此达不到公司要求的业绩目标或者不服从长官的要求而被公司解聘。

基督徒面对这样子的工作,一方面要服从权柄,又要兼顾良心以及为客户着想的爱心,其实是不容易生存的。不知道小小羊的看法与教导为何?多谢。

答:

其实,假使你没有办法在‘灰色的模糊地带’,一方面持守真理像驯良的鸽子,

一方面在世俗中灵巧如蛇,那么,我会认为这类工作对你并不合适。

继续阅读 »

2012-07-01成圣之路

发问:接纳礼?已关闭评论
8,293 views

发问:接纳礼?

问题:

教会要举行会友接纳礼,还要写申请单立约,经牧师约谈后,在主日举行此礼。

请问一下,会友接纳礼合乎圣经的教导吗?基督徒有必要一定要经此接纳礼才能成为教会的会友吗?

发问:接纳礼?

问题:教会要举行会友接纳礼,还要写申请单立约,经牧师约谈后,在主日举行此礼。

请问一下,会友接纳礼合乎圣经的教导吗?基督徒有必要一定要经此接纳礼才能成为教会的会友吗?谢谢您的拨空回答。

继续阅读 »

2012-06-30成圣之路

发问:律法主义和遵守圣经规定?已关闭评论
10,060 views

发问:律法主义和遵守圣经规定?

问题:

在追求成圣的过程中, 如何必免落入律法主义呢?拿捏的尺度在那里呢?我知道任何守律法或好行为都不能使我们称义,唯靠主恩典!我也知道真正因信称义得救的人,自然会想要守神给我们的律法,以行出好行为,蒙神悦纳!然而在追求成圣的过程中,如何必免落入律法主义呢?当我劝戒别人引用圣经说‘不可行邪术!’,他们回应我的态度隐含着“要凭信心单纯跟随耶稣,不要落入律法!”可是这明明是神不喜悦的事,本来就不应该做,这跟律法有关吗?还是说守律法努力追求成圣是自己的事,一但拿相同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跟我一样,这就是律法主义?

答:

关于律法主义,其实,圣经里有两种人,就是很好的示范:

1.法利赛人

自认为自己很守律法,而且高人一等,鄙视其他罪人,但内心却很伪善、动机都是罪恶。

这些人的守律法,并不是真正想去遵守圣经律法的精义,反而只是遵守表面字意、而且常曲解圣经真正的意思、并用这些外在行为来企图得人称赞而已。

2.保罗书信中的行割礼者

继续阅读 »

2012-06-23成圣之路

我讲的道,没有什么新奇与特殊,而是古老的道而已已关闭评论
9,761 views

我讲的道,没有什么新奇与特殊,而是古老的道而已

其实,我讲的道,都没有新奇与特殊之处。

我讲的,都是古老的福音,是二千年来历世历代的传承。

我讲的道,马偕博士这样讲,巴克礼牧师这样讲,加尔文这样讲,马丁路得这样讲,奥古斯丁这样讲,使徒这样讲,主耶稣这样讲,新约圣经这样讲,旧约圣经这样讲。

因为,这本来就是古老的圣经所传讲的,而圣经就是上帝的话。

没有新道理了!任何偏离二千年历世历代信仰传承的新奇教义,都是大有问题的东西。

然而,虽然没有新道理,可是,各时代的传讲者,会用那时代的人比较能听得懂的方式,来继续传讲这些古老的道。

古老的道,很多人会厌烦,因为他们耳朵发痒,要新奇的才能吸引他们。

但是,真正上帝的羊,一听到真正上帝的声音,就会知道这才是真正主的声音。

继续阅读 »

2012-06-18成圣之路

给还没受洗的弟兄姊妹已关闭评论
15,320 views

给还没受洗的弟兄姊妹

之前,我写过一些关于洗礼的文章,讲到一个观念:

对出于真心诚意的信徒,当他领受圣餐时,会有神秘恩典临到,而非只是单纯的记念仪式而已。

同样的观念,一样适用于洗礼。

对于真心相信耶稣基督的人,当他们受洗时,上帝会透过这仪式,施恩下来。

当然,这恩典的临到,我们未必有什么感觉。

但是,上帝就是会施恩照顾。

当然,多数教会,特别是浸信会体系,只相信那是记念仪式,

但这没关系,即使是浸信会,只要信徒自己知道有这样的说法,而且自己能接受即可。

我一直很喜欢小以撒受割礼这件事。

他什么都还不懂,出生才八天,只因他父亲亚伯拉罕对上帝的信仰,帮他行了割礼,使小以撒成为上帝家里的成员,

从此,上帝就照顾了以撒的一生,从未离弃。

继续阅读 »

2012-06-12成圣之路

发问:教会可以分裂吗?已关闭评论
9,633 views

发问:教会可以分裂吗?

问题:

我们教会牧师的一些做法,导致我们教会将无可避免的走上分裂。真是恳求神赦免我们这群罪人,也求神怜悯并施恩与我们教会。

我知道神的心意是绝对不许可教会分裂,但如果人非要偏行己路,神或许会任凭他们。所以在这很痛心的请教你:如果教会要分裂,在实务上要如何进行?有那些事要特别注意?我们教会目前有一笔金额很大的存款,如今教会可能要走上分裂之途,这笔存款要如何处理变成烫手山芋了。(隐私全去除并改写)

答:

我先讲两个故事,都是真实故事。

一、一个牧师,刚接任时,教会只有会友二三十名,

后来在多年牧会下,人数成长至二百名。

后来牧师主张教会应该进行济贫事工,遭某些长老严厉反对,

后来被扫地出门,赶出教会。

被赶出时,牧师没从教会带走任何一件物品与金钱,自己独立去开拓教会。

有些教会会友看不下去,而且长期受牧师照顾,所以跟随牧师到新教会去。

不少会友则没到新教会,也没留在旧教会,这些人或是跌倒了,或是到其他地方去了。

继续阅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