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们都将站在上帝的审判台前
当我们站在上帝审判台前时,上帝审判的标准是什么?
有位悲壮牺牲的回教徒,在他执行炸弹任务杀死基督徒之前,
他遗书中如此描述:
有一天,我们都将站在阿拉的审判台前。
回教徒称他们的上帝叫阿拉。
基督徒称我们的上帝叫上帝。
当我们站在上帝审判台前时,上帝审判的标准是什么?
回教徒说是可兰经,
基督徒呢?
‘我所讲的道在末日要审判他’(约12:48)
当我们站在上帝审判台前时,上帝审判的标准是什么?
有位悲壮牺牲的回教徒,在他执行炸弹任务杀死基督徒之前,
他遗书中如此描述:
有一天,我们都将站在阿拉的审判台前。
回教徒称他们的上帝叫阿拉。
基督徒称我们的上帝叫上帝。
当我们站在上帝审判台前时,上帝审判的标准是什么?
回教徒说是可兰经,
基督徒呢?
‘我所讲的道在末日要审判他’(约12:48)
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也是很多人疑惑的问题。
旧约共39卷,929章。
新约共27卷,260章。
全本圣经共66卷,1189章。
所以,
1.一天读一章,约三年会读完全本圣经。(1189÷1÷365=3.26)
2.一天读二章,约一年半会读完全本圣经。(1189÷2÷365=1.63)
3.一天读三章,约一年会读完全本圣经。
4.一天读四章,约十个月会读完全本圣经。
5.一天读十章,约四个月会读完全本圣经。
其余可自行计算。
这是小杨网友的问题,请大家有空时尽量帮他解答。
谢谢。
~~~
我有些问题需要解答
大卫临终恨约押却不敢杀他,为什么?
约押所杀之人亚玛萨是延误军令,押尼珥是包藏恶心的前朝贼子,约押又多次谏言,到底是该杀亦或不该杀?
Posted by 小杨 at 2007年03月15日 14:13
~~~
上帝到底会不会后悔?
为什么有些经文说会,有些却说不会?
到底该如何解释这些经文?
关于上帝会不会后悔,这是个很有趣,但却很重要的问题。
如果我们误解这里面的意思,那会造成我们自己很大的亏损。
当我们读到圣经中上帝‘后悔’的经文时,我们要很小心‘后悔’这两个字。
其实,在圣经原文中,‘后悔’并不是只有我们一般人认为的‘后悔’那种意思而已。
事实上,还有其他的意思,只是中文和合本一律用‘后悔’来翻译而已。
基本上,圣经中关于‘上帝后悔’的经文,可分三大类:
1、上帝绝不后悔
2、上帝对犯罪的人后悔,接下来要降灾给人。
3、上帝对悔改的人后悔,接下来要把欲降的灾取消。
解经时,应该对全本圣经先有正确的观念(或称‘总原则’),之后再来对个别经文做出解释,这样比较不会误解经文意思,也比较不会出现异想天开、或是特立独行、语不惊人死不休但却违背圣经意思的解经。
‘万军之耶和华说: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玛3:10)
因此,就有人说,我们可以用十分之一来‘试探’上帝。
问题是,在‘试探’这用语上,普遍属于比较负面的。
而圣经里的原则,也是相当清楚的:
不含信仰的神学,只是死的知识;
有了信仰之后的神学,才能使我们更认识神。
一个人,
可以有很丰富的神学知识,
可以知道世上所有的奥秘,
可以上通古今,下通地理,无所不知,
可以精通所有人类有史以来累积的知识,
可以是神学院大教授,
可以是名气响亮的大牧师,
如果,上帝主动对人做出启示,而且,要使这些启示正确无误地流传下去,使每位信的人,都能获知这些启示,那么,用什么方法,会比较好?口耳相传?直接广播?代言人?主观感觉?、、、
我先做简单概念介绍:
基督教:强调上帝‘由上而下’对人类‘主动’做出启示。
其他宗教:是人用脑袋,‘由下而上’,去推想出上帝是什么。上帝是‘被动’被想出来的。
不太读圣经,就能清楚认识神,真是好事。
但是,真的可以如此?
我们的神,是个什么样的神?
凭我个人去感觉,就能认识祂的神?
凭我对祂的爱,就足够认识祂的神?
我,需不需要听祂讲话?听祂描述祂自己的喜好与个性?
我从哪里知道祂讲话的内容呢?
凭我个人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