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時,要注意反合性經文(paradox)
讀聖經,要小心paradox經文(反合性)(似非而是)(看來矛盾,其實不矛盾)。
當我們忽略了反合性經文,那我們很難正解單一邊的經文。
更嚴重一些來講,如果我們沒把反合性經文找出來,然後就對單一邊經文大解特解,很多都是亂解,得出的都是錯誤的觀念,然後還以為這是上帝正確的道理。
在十進位計算中,1+1=2,這答案是正確的。
讀聖經,要小心paradox經文(反合性)(似非而是)(看來矛盾,其實不矛盾)。
當我們忽略了反合性經文,那我們很難正解單一邊的經文。
更嚴重一些來講,如果我們沒把反合性經文找出來,然後就對單一邊經文大解特解,很多都是亂解,得出的都是錯誤的觀念,然後還以為這是上帝正確的道理。
在十進位計算中,1+1=2,這答案是正確的。
客觀的解釋聖經原則其實也是解釋任何文獻的原則,乃“普通常識”而已
蘇穎智
1)任何解經必不能與整個聖經神學起衝突,因爲神不可能是自相矛盾的。
2)唯獨明顯的經文能建立教義,不明顯的經文不能用來建立教義。
3)不明顯的經文必須由意義明顯的經文解釋。
4)正確的解經必須符合歷史背景,歷史背景乃認識聖經意義最好的參考依據之一。
5)不能用比喻建立教義,因它們的目的只是幫助解釋教義或真理。
許多聖經學者仍會被十九世紀高級鑒定學的謬論所欺騙。甚至有些稱爲福音派的學者,也會被那些已爲考古學所否定的毀壞性理論關鎖起來。
基督有先見之明,重復地承認創世記的真實性,標明了祂在整本創世記上的認可
林道亮
創世記是神筆錄之啓示的開始,也是神救贖真理的根源,正如樹有樹根支托,供給樹幹和樹葉的需要;創世記也照樣地支援著聖經其他的書卷。沒有創世記,神循序漸進的啓示就沒有立足點。若一棵樹的樹幹或枝條被砍掉,有一天樹根仍會萌芽,重新生長。但若把樹根從地裏挖除,那麽樹幹和枝葉不需任何摧毀也會枯萎!這是爲什麽撒但歷代以來奮力攻擊創世記可靠性的因由。它明白,只要創世記一出事,其他書卷就會不打自倒了!
萬推不到、遠想不及的預言, 一字不易地應驗了。
●周道輝
※耶穌的預言
當耶穌從聖殿出來,聽到門徒中有人讚嘆聖殿是何等宏偉、建築材料及供物裝飾是何等美麗時說:「你們不是看見這殿宇麼?我實在告訴你們,將來在這裏,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這聖殿富麗堂皇,是大希律王為討好猶太人,用了四十六年建成的。
門徒對耶穌的預言,感到相當震撼,他們到達橄欖山後,就問耶穌:「……甚麼時候有這些事?你降臨和世界的末了,有甚麼豫兆?」耶穌針對這兩個問題,在馬太廿四章及路加福音廿一章給予答覆。
路加福音廿一章廿至廿四節豫言:「你們看見耶路撒冷被兵圍困,就可知道地成荒場的日子近了。那時,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在城裏的,應當出來。在鄉下的,不要進城。因為這是報應的日子,使經上所寫的都得應驗。當那些日子,懷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禍了,因為將有大災難降在這地方,也有震怒臨到這百姓。他們要倒在刀下,又被擄到各國去,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踐踏,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滿了。」
公元七十年,當羅馬的提多將軍,夷平猶太人的革命時,這豫言一字不易地應驗了。
※不平凡的豫言
一.「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太二十四章二節)
通常兩軍相爭,都較注意保護歷史文物,更何況那聖殿是羅馬分封的希律王,耗巨額資財所建!第一世紀著名史學家約瑟夫及其他歷史考據指出,就連羅馬元帥提多將軍,亦驚嘆這建築物的輝煌,願意保留它。
那麼,聖殿又如何「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呢?
原來,當猶太人據聖殿負隅頑抗時,提多的軍隊只好火燒耶路撒冷及聖殿,以迫使猶太人逃出該處。聖殿牆壁,多處用真金作裝飾,被熔化後的金子,流到殿牆基石的罅隙中。羅馬士兵發現後,由第十營營長盧浮士(T. RUFUS)領導,將所有石塊拆下,收取黃金。
如此,完全應驗了耶穌的預言。且更加奇妙的是,提多凱旋羅馬時,拒絕人們的恭維,說「我只是神的一個審判工具而已。」
二.「他們要倒在刀下,又被擄到各國去。」(路廿一章廿四節)。
耶穌曾警告門徒:羅馬兵臨城下時,應逃離耶路撒冷;在城裏的應逃到鄉村或山上;甚至在田裏的,亦不要回家去,可見事態非常緊迫。史家約瑟夫曾記載,那次城破家亡時,共有一百一十萬人被殺,約九萬七千多人被擄,大部分是年輕人,被賤賣到羅馬甚至埃及。這亦應驗了摩西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預言:「若不遵行耶和華的話,……你在耶和華領你到的各國中,要令人驚駭,笑談,譏誚。……耶和華必使你坐船回埃及去,……在那裏你必賣己身與仇敵作奴婢,卻無人買。」(申二十八章卅七節、六十八節)
歷史考證告訴我們,因為當時奴隸太多,很多老弱者連賤價也賣不出去。猶太人在一夜間,變為萬物的渣滓。
三.「然而你們連一根頭髮,也必不損壞。」(路二十一章十八節)
自公元六六年起,猶太人掀起從羅馬鐵蹄下爭取自由之戰。羅馬軍隊在哥魯士(C.GALLUS)統帥下,已圍困住耶路撒冷,猶太人亦內議開城投降。不料,哥魯士顧慮
軍力不足,要回敘利亞重整軍隊再來。猶太人在他回程的伯可倫峽突襲,使其喪軍千餘人。羅馬為報此仇,派維斯帕先 (VESPESIAN)領軍,後因他回羅馬登基,交由兒子提多將軍(TITUS)完成任務(公元七十年)。
根據四世紀另一位史家優西比烏說,基督徒在耶路撒冷被圍時,想起耶穌的話:「你們看見耶路撒冷被兵圍困,就可知道地成荒場的日子近了。那時,在猶太的,應當……」就在哥魯士退軍、新的大軍未到以先,及時逃出。正應驗了這一預言。
四.「成荒場的日子近了。」(路二十一章二十節)
這一戰役,帶來空前浩劫,城中死屍高積如山,帶來瘟疫、飢荒,耶京附近千餘鄉村及堡壘被毀,直到猶太遍地成為荒場。六十多年後,羅馬的哈德利亞王 (HADRIAN),曾命猶太人不得踏入耶路撒冷,甚至遙望這城亦為犯法!
五.「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路二十一章三十二節)
耶穌受審時,彼拉多本要釋放,但猶太人卻大聲呼喊;彼氏見說也無濟於事,反要生亂,就拿水在眾人面前洗手,說:流這義人的血,罪不在我,你們承當罷。眾人回答說,他的血歸到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這事還未滿四十年(那一代猶太人尚在世上),報應就照耶穌的豫言實現了。
六.「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踐踏,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滿了。」(路二十一章二十四節)
耶路撒冷自那時起,不再為猶太人的城,繼羅馬之後,先後被阿拉伯人、十字軍、奧圖曼帝國及英國統治。
現在,以色列已在不可能的情形下復國,又在一九六三年的以阿戰爭中,重新佔領耶路撒冷。雖阿拉伯人仍佔城東,國際社會亦因懼怕阿拉伯人,而不同意以色列以耶路撒冷為京城,但上面這句預言不但已經大部分應驗,且指出外邦人的日期亦已近尾聲了。
耶穌把聖城毀滅與世界末日一並討論,是因為耶路撒冷的命運,與世界末日息息相關,耶城當日的遭遇,亦是日後萬國兵臨耶路撒冷的縮影。耶穌的豫言一一實現,而祂對末世的豫言,在這外邦人的日子就要滿的時候,我們又怎能忽視呢?
(orange)
猶大福音、達文西密碼中的多馬福音,最近很熱門。
我們如果不清楚新約聖經是如何形成,很容易就被這些偽福音書的說法唬爛過去。
這篇文章,是我在非基督教討論區中發表的,對象是非基督徒知識份子。目前反應還好,似乎還能讓非基督徒知識份子聽得下去。
一、每個人都可以寫聖經?
很不幸的,不是!
舊約聖經是『先知』寫的,
學習真道時,務要盡量在聖靈引導下,排除墮落理性的影響,學到完整而正確的真理。
自從亞當犯罪之後,罪已經污染了人類的每一個層面。
理性、意志、感情、良心、道德、、、,全都已經遭受污染,
沒有任何一個地方,還能保留創造初期的乾淨的了。
由於人類是照上帝的形象造的,所以雖受污染,但我們仍然有上帝的形象在其中。
因此,仍可發現一些模糊的善良影子在心中。
不過,這只是影子而已,不是真正純淨無污染的善良。
以上所述的觀念,叫做『全然的墮落』,或是『全然的敗壞』,又可稱為『全然的無能為力』。
許多非基督徒,就不肯接受這種觀念。
歡迎知道答案的信徒,幫忙解答一下。
一、撒上1:5 是和合本的雙分對,還是新譯本的一份對?已解答
1:24、13:1是否同樣只是譯本不同的問題?未解答
謝謝各位
二、利11:36 從上文下理看水源和儲水的地方就是最後的水源是嗎?是否因這原固所以這些水,仍被視為潔淨?
這點還是不太明白,謝謝各位弟兄姊妹的解答。
聖經正典是開會決定的?『達文西密碼』就是這樣說的。
很多人也都這樣相信。問題是,這是真的嗎?
關於舊約正典,我必須說,我們目前接受的舊約聖經,和耶穌所接受的是一樣的。
換言之,主耶穌所讀的舊約,和我們現在所讀的舊約是一樣的經卷。
天主教接受的次經,不是耶穌所接受的,而是天主教自己規定的。
那些次經,有參考價值,但不具聖經正典的權威性。
新約部分,早期教會(複數),依據什麼來決定哪些書具有權威性?哪些書不具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