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們都將站在上帝的審判台前
當我們站在上帝審判台前時,上帝審判的標準是什麼?
有位悲壯犧牲的回教徒,在他執行炸彈任務殺死基督徒之前,
他遺書中如此描述:
有一天,我們都將站在阿拉的審判台前。
回教徒稱他們的上帝叫阿拉。
基督徒稱我們的上帝叫上帝。
當我們站在上帝審判台前時,上帝審判的標準是什麼?
回教徒說是可蘭經,
基督徒呢?
『我所講的道在末日要審判他』(約12:48)
當我們站在上帝審判台前時,上帝審判的標準是什麼?
有位悲壯犧牲的回教徒,在他執行炸彈任務殺死基督徒之前,
他遺書中如此描述:
有一天,我們都將站在阿拉的審判台前。
回教徒稱他們的上帝叫阿拉。
基督徒稱我們的上帝叫上帝。
當我們站在上帝審判台前時,上帝審判的標準是什麼?
回教徒說是可蘭經,
基督徒呢?
『我所講的道在末日要審判他』(約12:48)
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也是很多人疑惑的問題。
舊約共39卷,929章。
新約共27卷,260章。
全本聖經共66卷,1189章。
所以,
1.一天讀一章,約三年會讀完全本聖經。(1189÷1÷365=3.26)
2.一天讀二章,約一年半會讀完全本聖經。(1189÷2÷365=1.63)
3.一天讀三章,約一年會讀完全本聖經。
4.一天讀四章,約十個月會讀完全本聖經。
5.一天讀十章,約四個月會讀完全本聖經。
其餘可自行計算。
這是小楊網友的問題,請大家有空時盡量幫他解答。
謝謝。
~~~
我有些問題需要解答
大衛臨終恨約押卻不敢殺他,為什麼?
約押所殺之人亞瑪薩是延誤軍令,押尼珥是包藏惡心的前朝賊子,約押又多次諫言,到底是該殺亦或不該殺?
Posted by 小楊 at 2007年03月15日 14:13
~~~
上帝到底會不會後悔?
為什麼有些經文說會,有些卻說不會?
到底該如何解釋這些經文?
關於上帝會不會後悔,這是個很有趣,但卻很重要的問題。
如果我們誤解這裡面的意思,那會造成我們自己很大的虧損。
當我們讀到聖經中上帝『後悔』的經文時,我們要很小心『後悔』這兩個字。
其實,在聖經原文中,『後悔』並不是只有我們一般人認為的『後悔』那種意思而已。
事實上,還有其他的意思,只是中文和合本一律用『後悔』來翻譯而已。
基本上,聖經中關於『上帝後悔』的經文,可分三大類:
1、上帝絕不後悔
2、上帝對犯罪的人後悔,接下來要降災給人。
3、上帝對悔改的人後悔,接下來要把欲降的災取消。
解經時,應該對全本聖經先有正確的觀念(或稱『總原則』),之後再來對個別經文做出解釋,這樣比較不會誤解經文意思,也比較不會出現異想天開、或是特立獨行、語不驚人死不休但卻違背聖經意思的解經。
『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瑪3:10)
因此,就有人說,我們可以用十分之一來『試探』上帝。
問題是,在『試探』這用語上,普遍屬於比較負面的。
而聖經裡的原則,也是相當清楚的:
不含信仰的神學,只是死的知識;
有了信仰之後的神學,才能使我們更認識神。
一個人,
可以有很豐富的神學知識,
可以知道世上所有的奧秘,
可以上通古今,下通地理,無所不知,
可以精通所有人類有史以來累積的知識,
可以是神學院大教授,
可以是名氣響亮的大牧師,
如果,上帝主動對人做出啟示,而且,要使這些啟示正確無誤地流傳下去,使每位信的人,都能獲知這些啟示,那麼,用什麼方法,會比較好?口耳相傳?直接廣播?代言人?主觀感覺?、、、
我先做簡單概念介紹:
基督教:強調上帝『由上而下』對人類『主動』做出啟示。
其他宗教:是人用腦袋,『由下而上』,去推想出上帝是什麼。上帝是『被動』被想出來的。
不太讀聖經,就能清楚認識神,真是好事。
但是,真的可以如此?
我們的神,是個什麼樣的神?
憑我個人去感覺,就能認識祂的神?
憑我對祂的愛,就足夠認識祂的神?
我,需不需要聽祂講話?聽祂描述祂自己的喜好與個性?
我從哪裡知道祂講話的內容呢?
憑我個人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