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8:32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 »
2006年02月21日罪、得救、因信称义

8,337 views

再谈因信称义。一个“坏”牧师的例子

我们不是神,单看眼前,我们怎知一个人,是不认主时的彼得,还是卖主时的犹大?

有个居高位的牧师,地位位居全国神职最高位,好比是联会总主席,或是总会议长。而且,他还设了神学院。

可是,他除了神的工作不太做之外,其他坏事都蛮认真做的。

贪爱钱财,结交权贵,和政治人物一起使坏,性好女色,和许多女性发生关系。想尽办法,陷害异己,杀害忠心于主的信徒。

他的权势与坏,是到人看到他都会发抖的程度。

这样的人,有没有得救?

这是个真实事蹟,发生在英国亨利八世时代的大主教身上。

后来,他失势了,被判死刑。

死之前,他痛心悔改,不是为自己被判死刑,而是为自己过去的罪认罪悔改。

死刑,他倒是欣然接受。

他后悔地告诉其他人,如果他能早些悔改,为主所用,他就不会沦落今天的局面。

用这个例子,是要提醒所有信徒,不要太早下定论,认为谁得救没得救。

行为好坏,不是判定得不得救的依据,连信主后的行为都是。

当然,许多人会认为当时他根本没真的信主。

但是,我们不是神,哪能判定谁到底信主没信主?我们哪能看到人心最隐密处?我们哪能知道这人是心里根本没信主,还是他只是不断消灭圣灵感动而已?

有些信徒,就是软弱,终其一生,没让人看到多少成圣的果子,但是,我们能依他现在的表现,就说他没得救吗?

我们能知道他不会明天悔悟?

能知道他不会死前悔悟?

我们不是神,单看眼前,我们怎知一个人,是不认主时的彼得,还是卖主时的犹大?

当然,最后的结局,我们很清楚彼得只是跌倒,犹大根本没得救。

问题是,我们能于现时就看到每个人未来的结局吗?

“若有人用金、银、宝石、草木,禾秸在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显露。因为那日子要将它表明出来,有火发现,这火要试验各人的工程怎样。

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赏赐。

人的工程若被烧了,他就要受亏损,自己却要得救。

虽然得救,乃像从火里经过的一样。”(林前3:12-15)

有些人,他在世上的工程,都要成空,毫无建树,但是,他还是得救了。

当然,他在天上的赏赐是小的,同时,在世的工程都被焚烧一空,但是,他还是得救。

除非到天上,否则,在世上时,我们是无法判定教会中谁得救不得救的(除非严重违反教义,如不信耶稣是神之类)。

对于教会中某些信徒犯的罪,我们本于爱心,当指正与规劝。

但是,千万别因他们的行为,就以为他们不得救。

别忘了,是因信称义,不是因行为称义。因着信,在身分上,就已经称义了。

‘罗马书的称义’,是指身份上,地位上。此部分,是因信称义。是信,不是行为。

‘雅各书的称义’,是成圣。是生活上。生活上行为不好,只能说是不好的基督徒。但是,生活上没好行为,不代表对方身分上就一定没称义。

我们能尽的责任,是‘严以律罪,严以律己,宽以待罪人’。

至于谁得救没得救,称义没称义,是上帝在决定的,我们千万别越俎代庖。

(小小羊)

日志信息 »

评论已关闭。        

相关日志 »

没有评论

抱歉,评论被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