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以上的水与挪亚洪水 (转贴)
上帝创造天地,圣经指出我们从人的书没法知道的知识与历史 — 挪亚方舟
诚信弟兄 (作者以前在中国大陆从事科研多年出国后继续从事高科技。现已退休。)
圣经创世记说:“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一1)“上帝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上帝就造出空气将空气以下的水空气以上的水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上帝称空气为‘天’。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二日。上帝说:‘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事就这样成了。上帝称旱地为‘地’称水的聚处为‘海’。上帝看着是好的。”(6至10)这表明上帝六日创世前的地球表面被水覆蓋,没有陆地可供人类生存生活。于是创世第二日,上帝造出空气将水分为空气以上的水和空气以下的水。第三日上帝把地面的水聚集在一起,为海洋露出了陆地,并在陆地上造出各种植物、动物各从其类。
“空气以上的水”是什么意思?科学常识告诉我们大气层的绝大部分空气(注一)。在从地面到十至十二公里高度以内叫做对流层。现在的云、雨、雪、雹等都发生在对流层里。在对流层之上直到大约五十公里高,这一层叫做平流层(同温层臭氧层即在此层内),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了,那里的水蒸气和尘埃的含量非常少。再往上是热层(八十至五百公里高度)、电离层(直到一千公里高度以下)。空气(对流层)以上并没找到水。“空气以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圣经没有讲。
我如此思考上帝创世时“将空气以下的水、空气以上的水分开”为防止“空气以上的水”落回地面,就得把水变成了水蒸气,放在空气(大气层的对流层)之上。水密度(一克/立方厘米)为空气密度(一点三千克/立方米即一点三毫克/立方厘米)的八百倍左右,“空气以上的水”必须变为低于空气密度的水,蒸气才能浮在空气层(大气层对流层)之上,换言之,它的体积必须增长八百倍以上。
圣经里把“空气以上的水”与“空气以下的水”相提并论,我猜二者数量不会相差太悬殊。假设各占一半吧! 再看世界海洋深度平均值约为三千七百三十米(注二),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面积约十分之七,故“空气以下的水”按全部地球表面计算水深约为二千六百米。那么“空气以上的水”假定由等量的二千六百米深的水变成的水蒸气层有多厚呢?利用地球体积表面积资料(注三)和数学公式可估算出,“空气以上的水”水蒸气层的厚度约为一千公里以上,为大气层中的空气层(对流层)厚度十至十二公里的百倍以上。
厚达上千公里的水蒸气层包住地球,成为地球很好的保温套。不仅使地球成为一个四季如春的大温室,而且通过水蒸气层对太阳光辐射的反射、散射和吸收起了调节作用;把阳光热力散布到日照时间短的南北极,使得南北极不结冰、赤道一带不会很热,成为一个绝佳的 : 不用电的全球空调系统。水蒸气层还把有害的宇宙射线和紫外线等,以及空气中的放射性碳十四滤去,使其不对人造成伤害。所以从上帝创世造人到挪亚洪水的最初一千六百五十六年(注四),全球的气温应该是四季如春、温差很小。现代考古学从南极洲(Antartica)、喜马拉雅山上(Himalayas)或是在北极圈内的格陵兰(Greenland),都可以找到同样热带植物及动物的化石,就是明证。那时河水源自地下水泉,从主流进入支流,不像今日的河流是由于雨雪化成水由支流汇聚到主流。“因为耶和华上帝还没有降雨在地上… …但有雾气从地上腾滋润遍地。”“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创世记二5至6、10)地下水泉和地面雾气上腾这两种灌溉方式十分有益于植物的生长。加上水蒸气层的温室及保护效果,使得植物动物都特别繁茂,凤尾草可以长至几十呎高(注五)。人不但长寿九百多岁而且高大。创世记六章4 节说: “那时候有伟人在地上。”圣经撒母耳记上第十八章里,大卫藉耶和华神力用一颗小石子打死的那个非利士巨人歌利亚。还有亚衲人的子孙是巨人的后裔(参民数记十三33)。“先前有以米人住在那里民数众多身体高大像亚衲人一样。”(申命记二10)都是上古残留下来的巨人人种。这是圣经中的证据。在意大利的煤矿里曾经发现一具人的骨头身高十一呎半可算是古代巨人的实物旁证。
后来上帝和挪亚及各样活物所立的约是以彩虹为记号的(参创世记九13)。如果之前经常下雨彩虹必然司空见惯用来做立约的记号就失去了作为立约标志的意义。可以想见在挪亚洪水之前的一千六百五十六年间没有下过雨也就没出现过彩虹。上帝以首次出现的彩虹与挪亚立约合情合理。
据地质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的科学资料:“过去二亿多年里(二叠纪冰期以后)全球气候与现在大不相同。那时各大陆上根本没有冰,海平面比今天高大约八十米,全球气候温和赤道地区(摄氏廿五至卅度)与两极地区(摄氏八至十度)温差很小。”(注六)科学描述的这些情景与我上述的分析一致,说明是真实的。唯有时间不一致是个疑点。然而同一资料称:“约七千年前大陆冰盖消退到最低点,海平面比今天还要高出四米,全球进入最佳气候期。那时连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也有恒定的河流和先进的农业,亚洲东部、非洲北部、地中海地区、中东地区都出现过相当发达的人类文明。”约七千年前正是上帝“造出空气将空气以下的水、空气以上的水分开了”的时期。看来不是巧合,乃是上帝设计的“空气以上的水”造成的效果。上帝的创造多么神奇奥妙啊!
“空气以上的水”现在到哪里去了呢? 我认为是成为大暴雨连下四十个昼夜落回地面造成挪亚洪水了!于是挪亚洪水之后,空气以上的水消失了,所以先前全球四季如春的温室没有了。宇宙射线、紫外线、放射性碳十四等,直接伤害人体健康、并引起有害的遗传基因的突变和促进衰老。所以自挪亚洪水后出生的人寿命大幅度下降: 挪亚的孙子沙拉四百卅三岁,玄孙以下分别为法勒、拉吴二百卅九岁、西鹿二百三十岁、那鹤一百四十八岁、亚伯拉罕一百七十五岁、到摩西一百二十岁,人和动物、植物的高度也变矮了。直到现代世界最高寿的老人也就一百二十岁左右。美国学者海尔弗利一九六一年的研究,也得到人类寿限为一百二十岁。他的试验是将胎儿的细胞放在培养液中,一次又一次地分裂、一代又一代地繁殖,但当细胞分裂到五十代时,细胞就全部衰老死亡。分裂的周期大约是二点四年。由此推算人的寿限为50×2.4=120。这个一百二十岁的寿限哪里来的?是上帝给人类定下的:“耶和华说:人既属乎血气我的灵就不永远住在他里面。然而他的日子还可到一百二十年。”(创世记六3)
失去了“空气以上的水”的保护,太阳光直射地球,赤道光照最强时间最长,所以变得酷热。南极、北极光照又短又弱,变成负几十度低温,就把大量的水冻结成冰,不然地球上凭空多出这么多水,海平面升高岂不淹没陆地大部分有人聚居的地区?
现在来大致估算一下“空气以上的水”变成暴雨,连下四十昼夜成为挪亚洪水是否合理呢? 先看连下四十昼夜大暴雨能积水多深。挪亚洪水来自两部分“当挪亚六百岁二月十七日那一天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创世记七11) 这里“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倾下天上的水,就是空气以上的水。雨量有多大呢?据查台湾一小时最大的降雨量可达三百公厘(注七)即零点三米,那还只是来自 (大气层对流层)空气中的水。估计“空气以上的水”有上千公里厚,“敞开窗户”往下倒水的降雨量,即使保守点,按台湾记录零点三米的十倍计算,就是每小时三米深,一天廿四小时为七十二米深,连下四十天为二千八百八十米深,还得再加上“大渊的泉源”地面的蓄水和各种地下水全都裂开,大量涌出造成的洪水深度可能达到三千米以上或更深,足以“水势比山高过十五肘山岭都淹没了。”(七20)一肘约二十英寸(五十公分)十五肘就是七点五米。
连下四十昼夜大暴雨后“渊源和天上的窗户都闭塞了,天上的大雨也止住了。水从地上渐退。过了一百五十天水就渐消。”(八2至3)“到了二月廿七日地就都干了。”(八14)算算看从二月十七日那一天开始下雨,四十天后三月廿七日雨停渊停,挪亚一家在方舟里躲了一年零十天,从三月廿七日雨停渊停到次年二月廿七日,经过了十一个月洪水才消退干净。可见在连下四十昼夜大暴雨同时,大渊的源泉裂开期间,洪水消退流失很少。
“空气以上的水”变成挪亚洪水,从陆地消退后流到哪里去了?看来多半是流到南北极结成冰了。当“空气以上的水”还在天上,包裹地球保护地球时,全球四季如春,南北极没有结冰。“空气以上的水”消失后太阳直射地球,南北极很少阳光,温度马上降到零下几十度,挪亚洪水消退过程花了十一个月时间,这期间洪水流经海洋,在南极和北极冻结成冰固定在那里。经过几千年的变迁,现在南极洲的平均海拔高度是二千三百五十米,居世界之首(世界上五大洲的平均海拔高度,依次是亚洲九百五十米,北美洲七百米,非洲六百五十米,南美洲六百米,欧洲三百米) 那是因为南极大陆上的巨大而厚的大冰盖所致。冰盖的平均厚度为二千二百米,最大厚度达四千八百米(注八)。南极大陆面积为一千二百卅九万平方千米(有说一千四百万平方千米)。南极冰盖体积约为2.2km×12,390,000km2=27,258,000km3,如果全部融化,按地球海洋面积为 3.61×108km2计算,海平面将升高大约七十六米。北极冰较少。加起来与上文科学资料给出的两极无冰时,海平面比现在高出八十米非常接近(参注三)。
挪亚造方舟造了一百二十年,但是当时人们都不信会有洪水,没有一个人听从挪亚的劝告进方舟避难。其实在挪亚造方舟前,上帝也给了预警。挪亚的爷爷玛土撒拉,活了九百六十九岁,是圣经里活得最长寿的人,恰当他死的那年发生挪亚洪水。玛土撒拉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当他死时要差它来”“他死时有审判”“他死时有大洪水”“他死后将带给”。很可悲的是那时竟无一人相信这些预警,结果逃过洪水灾难的只有挪亚一家八口。
注:
一.维基百科--空气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6%E9%A1%B5
二.资源网--世界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及前景 http://www.lrn.cn/bookscollection/magazines/trendsandreference/2002trendsandreference/2002_36/
三.维基百科--地球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6%E9%A1%B5
四.挪亚洪水的年代计算。根据创世记5:3-31:
亚当活到一百三十岁生塞特;
塞特活到一百零五岁,生了以挪士;
以挪士活到九十岁,生了该南;
该南活到七十岁,生了玛勒列;
玛勒列活到六十五岁,生了雅列;
雅列活到一百六十二岁,生了以诺;
以诺活到六十五岁,生了玛土撒拉;
玛土撒拉活到一百八十七岁,生了拉麦;
拉麦活到一百八十二岁,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挪亚;
挪亚600岁那年发生挪亚洪水;
130+105+90+70+65+162+65+162+65+187+182+600= 1656年
五.进化?退化?神化?
http://www.vccstm.ca/Page/EvoDegApo/Sec16.htm
六.北极博物馆--地球的故事
http://www.kepu.net.cn/gb/earth/arctic/study/std308.html
七.台湾经济部水利署--南区水资源局全球资讯网
http://www.wrasb.gov.tw/avd/Index_RFrame.asp
八.极地科普馆
http://www.jdkpnet.com.cn/jidirumen/shijiezhizui.htm
orange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