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未人:被咒詛的祖先,蒙福的後代
我們要很小心『祖先的咒詛』的觀念。
這種觀念,不用是基督徒,而是很多異教徒也都有。
這觀念主要是—–因為『祖先』的『問題』,導致『後代』的『不幸』。
好比說,因為祖先的恨、祖先的罪、祖先的靈魂、祖先發出毒咒、、、,
導致後代子孫不幸。
聖經里,有沒有這種經文支持?
有!
簡單舉一些:
『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出20:5-6)
『挪亞醒了酒,知道小兒子向他所做的事,
就說:迦南當受咒詛,必給他弟兄作奴僕的奴僕』(創9:24-25)
『你若不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不謹守遵行他的一切誡命律例,
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這以下的咒詛都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
你身所生的,、、、都必受咒詛』(申27:15、18)
『有興起重修這耶利哥城的人,當在耶和華面前受咒詛。
他立根基的時候,必喪長子,安門的時候,必喪幼子』(書6:26)
這些,都是『祖先』(父親、祖父、更早的先祖)犯罪,
結果會導致後代不幸的聖經經文。
不僅是聖經經文,
連自然界也有這種現象。
好比說:
母親罹患性病,導致生下的孩子罹患先天性異常。
母親吸毒,導致生下的孩子嚴重畸形。
父親喜歡家暴,小孩長大以後也很容易受到這種壞行為的影響。
父母好吃懶做,小孩也很容易學到錯誤的工作觀念與懶惰習性。
也當然,這不是說一個人不幸,就『一定』是祖先來的。
因為,同樣先天性畸形(好比瞎眼),
當時的猶太人常認為那是『祖先的罪』或『自己的罪』造成的。
主耶穌卻明確講,有些人的不幸,根本和祖先無關:
『耶穌過去的時候,看見一個人生來是瞎眼的。
門徒問耶穌說:
「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
耶穌回答說:
「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
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約9:1-3)
也就是說,
『祖先』的罪,確實可能導致『後代』的不幸;
但反之卻不能隨便成立,也就是說,
『後代』的不幸,未必是因為『祖先』的罪所導致。
那麼,即使真的有受到祖先的罪所導致的咒詛,
怎麼辦呢?
還有救嗎?
當然有!
一、利未的後代
利未是雅各的兒子,非常殘忍又奸詐。
當時示劍城的王子喜歡雅各的女兒底拿,結果玷污了她。
可是,他是真心喜歡,不是始亂終棄,
所以他們家去向雅各家提親。
雅各的兒子們非常憤怒自己妹妹被姦汙之事,
所以用詭詐的話回答示劍城主家,
告訴他們必須全城男子行割禮,才可以娶底拿。
示劍城的男人也真的這樣做了。
結果第三天,全城男人們還在割禮的疼痛中,無力抵抗時,
雅各的兩個兒子,西緬和利未,在全城無防備的狀況下,
拿刀把全城的男人殺光。(創34章)
雅各對西緬和利未說:
「你們連累我,使我在這地的居民中,就是在迦南人和比利洗人中,
有了臭名」(創34:30)
雅各臨死前,對他兒子們交代未來的事。
對多數兒子是祝福,但對少數兒子是類似咒詛的。
利未就是其中之一。
『西緬和利未是弟兄;他們的刀劍是殘忍的器具。
我的靈啊,不要與他們同謀;我的心哪,不要與他們聯絡;
因為他們趁怒殺害人命,任意砍斷牛腿大筋。
他們的怒氣暴烈可咒;他們的忿恨殘忍可詛。
我要使他們分居在雅各家裡,散住在以色列地中』(創49:5-7)
如果你是利未的後代,你還有救嗎?
你祖先犯大罪,結果被咒詛了,你還有救嗎?
更甚至,已經信主的基督徒,還會有祖先的咒詛嗎?
不要忘了,
摩西,就是利未的後代;
亞倫,就是利未的後代。
這都是大大蒙福的。
利未支派(利未的後代),
是蒙上帝欽點為專職服事上帝的支派,也是祭司的支派。
能被特別揀選為上帝的專職僕人,這也是大大蒙福的
所以,祖先的罪、被咒詛的祖先,後代就永遠不幸?
當然不是!
二、摩押的後代
摩押是父女亂倫所生下的後代。
不僅如此,摩押人還大量行惡,後來上帝咒詛他們:
1. 後代永不可踏進教會一步
2. 永不可求他們的平安和他們的利益
『亞捫人或是摩押人不可入耶和華的會;
他們的子孫,雖過十代,也永不可入耶和華的會。
因為你們出埃及的時候,他們沒有拿食物和水在路上迎接你們,
又因他們雇了美索不達米亞的毘奪人比珥的兒子巴蘭來咒詛你們。、、、
你一生一世永不可求他們的平安和他們的利益。』(申23:3-6)
如果你是摩押的後代,因為祖先的罪,你成為被咒詛的族類,
你怎麼辦?
還有救嗎?
不要忘了,
路得就是摩押的後代,而且是大大蒙福的,
還蒙福到成為耶穌基督的祖先。
所以,祖先的罪、被咒詛的祖先,後代就永遠不幸?
當然不是!
三、基遍的後代
基遍人是上帝規定要全滅的迦南七族的人。
迦南七族會被上帝規定要滅掉,是因為非常邪惡、罪孽滔天。
基遍人一樣是這種罪孽深重的族群。
迦南七族的人聽見以色列人進迦南滅掉耶利哥和艾城的事件之後,
他們決定要和以色列人戰爭。
可是,基遍人即使知道上帝規定以色列人要把迦南七族滅掉,
他們卻還是選擇寧可騙以色列人說自己是遠地的人,不是當地的人,
要和以色列人講和立約,不願參與戰爭。
後來以色列人發現上當之後,非常憤怒。
但因條約已簽,所以沒有毀約滅絕他們,
但命令他們永遠當奴僕,在上帝的殿里當最低賤的劈柴挑水的奴僕。
約書亞召了他們來,對他們說:
「為什麼欺哄我們說『我們離你們甚遠』呢?其實你們是住在我們中間。
現在你們是被咒詛的!
你們中間的人必斷不了作奴僕,為我神的殿作劈柴挑水的人」
(約書亞9:22-23)
如果你是基遍人,明知上帝規定必須被滅族,
你還願意投降嗎?
即使投降後會被當成最低賤的奴僕,你也願意嗎?
即使已經變成最低賤的劈柴挑水的人,還能蒙福嗎?
後來的基遍人後代,雖然當了次等人,但是
1. 被以色列人保護
2. 基遍城後來被劃入利未人的城邑,並且成為重要的宗教中心。
所羅門王當時就是去基遍獻祭,
蒙上帝在夢中詢問求什麼,所羅門在夢中回答求智慧的地方。
3. 他們就是後來的『尼提寧』(聖殿的僕役),
而且在猶大國滅亡,大量猶太人被殺被擄後,
他們依然能在後來加入以斯拉、尼希米回歸的行列,
而不是徹底滅亡的族群。
這些基遍人,成了比許多以色列人還蒙福的人。
所以,祖先的罪、被咒詛的祖先,後代就永遠不幸?
當然不是!
那麼,假使祖先真被咒詛,
我們如何獲得幸福呢?
『猶大家和以色列家啊,你們從前在列國中怎樣成為可咒詛的;
照樣,我要拯救你們,使人稱你們為有福的。、、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
「你們列祖惹我發怒的時候,我怎樣定意降禍,並不後悔。
現在我照樣定意施恩與耶路撒冷和猶大家,你們不要懼怕。』
(撒迦利亞8:13-15)
上帝並不是不施恩憐憫的上帝。
任何『認罪悔改』、『不跟著祖先一起行惡』的人,
都能蒙上帝拯救,獲得幸福。
利未人是這樣,
摩押人路得是這樣,
基遍人也是這樣。
反而任何人假使繼續跟隨祖先去犯罪行惡,
或是自暴自棄、不想悔改求恩,
這反而會使自己招致上帝憤怒,永遠不幸。
所以,任何一個『已經認罪悔改得救的基督徒』,
一切咒詛與上帝的憤怒,早就已經被主耶穌的死所代贖,
脫離上帝的憤怒了。
所以,基督徒不要被靈恩派錯誤教導的『祖先咒詛』的觀念恐嚇,
終日活在恐懼中,深怕自己不知道第幾代以前的祖先犯過什麼罪,
導致我今天遇到不順。
基督徒要做的,是努力照聖經去做,不需被恐懼綑綁。
因為,我們早已脫離任何咒詛。
『基督既為我們受了咒詛,就贖出我們脫離律法的咒詛』(加3:13)
可是,任何一個『尚未認罪悔改的未信者』,
不管有無祖先的罪、祖先的咒詛,早就活在上帝的震怒中。
若不認罪悔改信耶穌,
今生不僅無上帝的守護,死後的靈魂也將永遠被上帝咒詛。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
(約3:36)
『你竟任著你剛硬不悔改的心,為自己積蓄忿怒,
以致神震怒,顯他公義審判的日子來到』(羅2:5)
『神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羅1:18)
願上帝幫助我們,使我們成為蒙福的人,而不是被咒詛的族類
小小羊
#1 基督徒 於 2019/10/22 22:15
基督徒
教會是寧願扮演「正義魔人」的角色,還是妥協於世俗流行的「潛規則」?總是想像還有祖先的鬼沒趕走的信徒自己就像是被鬼附的,認為要另外做過醫治釋放禱告的人才有聖靈這不也是在搞潛規則嗎?
夫妻吵架一定要告到牧師那裡去嗎?還有教會沒有專任牧師的怎麼辦?妳發現魔鬼找上妳的老公,這不趕快通報上級那還得了?
我們在「外面」沾染到了不潔凈的東西,總認為要非常敬虔而真實的認罪悔改才能洗掉骯髒污穢,要禱告到聲嘶力竭甚至心肺衰竭才算有效。為何上帝突然那麼沒有能力?
會不會是因為某個「使徒」講到某節經文發現自己在某一項行為上最弱,所以規定了一條行為守則,從那時起某個教會因為這個使徒有辦法渡過難關而將這一條潛規則加入受洗班的課程?
事過境遷,各個宗派的武林秘笈就成為琳瑯滿目、花樣繁多的歷史記錄了,這的確是我們觀察到的存在現象,但也不表示我們自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追根究柢,怎樣的禱告才是真實的悔改?
關於靈恩派教會惡意排除唐崇榮牧師的教導這一部分我不在此追究,特別是有不少當初有權勢的牧職人士後來也因此嘗到了苦果,還有人挪用公款坐牢的,就在此刻還是有教會加緊舉辦「特會」追逐那稍縱即逝的聖靈風潮,這是相當悲哀的。
不可否認我們都經歷過所謂的「屬靈爭戰」,不要以為人多就可以嚇跑魔鬼,聖經有不少段落是很難讀懂的,需要一個人安靜的思考,每次遇見難處就要找人來一起負責,這並不能增高自己靈命的成熟度。
妳很認真地認罪悔改,這個世界並不會第二天就因此歡迎妳,如果妳一定要世界接受妳,沒有哪一種禱告方法可以保證是最真實的,因為那比最真實還要更真實的悔改是上帝祂自己願意接受的罪人悔改。
歸正福音運動尊崇上帝主權的精神是相當不同於靈恩運動,我們不必追逐聖靈風潮,我們只能承認當自己缺乏能力,必須重新回到上帝的真理面前,而不是認定之前的禱告最正確必須要立即成就。
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