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老會禮拜一定要使用台語?—–神主牌還是真正出於信仰?(補充)
我寫文章,本來就不是要每個人都認同。
但我講的,合不合聖經,大家可以自己去思考。
態度不佳的,我直接一鍵刪除,以減少工作負荷。
有些回應,態度很好,但依然屬於不認同我講的,
假使要探討,會變成長篇大論,所以我也刪除。
另外,這篇文章,並不是因為哪個事件的單獨感想,
而是已經長期在心中醞釀,最近才寫成的。
各種事件與論點,我已經長期接觸過了。
但是,長老會一些大型且有許多原住民肢體參加的會議或禮拜,
卻依然堅持以台語為會議或禮拜語言,導致許多人聽不懂,
這確實是我反感的一個很重要因素。
以下補充一些。
1. 長老會有沒有把台語當神主牌,這一點,長老會的弟兄姊妹,我們自己去想
很多東西,不是自己說沒有,人家就會相信。
因為,很多的行為、論述,就顯示出自己有或者沒有。
有些東西,或許某些人沒有,
但是,我既然提出這東西,就表示有不少人,確實有這種情形。
其實,弟兄姊妹提出的總會開會(或長老會聯合型的大型禮拜)堅持使用台語,不顧及在場大量原住民地姊妹的資料,
從這現象,我們自己可以去想,長老會有沒有把台語當神主牌、是不是只有少數人當神主牌。
『豈有認同所有的住民?』
http://www.tcnn.org.tw/news-detail.php?nid=9305
我另外提供一篇文章,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茫然於國語與台語的長老教會』
http://gospel.pct.org.tw/AssociatorArticle.aspx?strBlockID=B00007&strContentID=C2011010400050&strDesc=&strSiteID=S001&strCTID=CT0002&strASP=default
作者王崇堯教授是長老會轄下的長榮大學神學院院長。
他的論點,是不是我說的把台語當神主牌,大家可以自己去想。
(等一下我會提一下裡面一個論點的問題)
2. 重點不是『做法』,而是『觀念』
做法可以相同,但觀念卻可以天差地遠。
而不少時候,觀念的錯誤,即使做法相同,也會使一件事情從無罪變成有罪。
基督徒當然可以吃素,但是理由必須正確。
但以理吃素,他當然無罪;
可是我們若採取異教的『不殺生』觀念去吃素,那就有罪;
並且,基督徒若『反對』吃肉、『鼓吹』吃素,這一樣有罪,因為違反聖經對末世的警告。
『聖靈明說,
在後來的時候,必有人離棄真道,聽從那引誘人的邪靈和鬼魔的道理。
他們、、、又叫人戒葷,
就是神所造、叫那信而明白真道的人感謝著領受的』
(提前4:1、3)
同樣『吃素』這件事,觀念的不同,就會影響這行為的正確與錯誤、有罪與無罪。
同樣的,要解決禮拜時語言使用的問題,方法太多了。
事實上,設個翻譯,簡單得很,不是嗎?
問題是這些方法,都比不上觀念正確來得重要。
『術』(方法)不是重點,
『道』(信仰內容)才是重點。
假使奉行『福音使命高於文化使命』,那麼,即使禮拜全部使用台語,也不會有問題;
假使奉行『文化使命高於福音使命』,那麼,即使禮拜設立翻譯,一樣會有問題。
並且,
假使觀念正確,自然會在遇到問題時,去找合宜的方式來解決;
假使觀念錯誤,當然不太可能會找合宜的方式來解決。
這要帶入下一個觀念:
3. 語言只是福音的『工具』,不是信仰主體
4. 語言是『動態』的
假使我們認為語言是高於福音的,那麼,維護語言的存續,就會變得非常重要。
但是,我已經講了,福音使命是遠高於文化使命的。
語言,只是一種工具,
而這種工具,在福音性的架構下,是可變動的,不是必須死守的。
『使用當地人聽得懂的語言』,這是很重要的聖經立場。
當地人使用的語言發生改變,我們就必須進行改變。
因為,語言只是工具,不是必須誓死保衛的信仰內容。
主耶穌、使徒當時,希臘文是通行於多國人民的語文。
新約聖經,不是用猶太人的希伯來文寫作,而是用多數人看得懂的希臘文寫作。
福音在猶太人區,面對猶太人,就用希伯來語講;
對外邦人,就用其他語言講。
事實上,當時的外邦人,看得懂希伯來文的,很少。
因此,當時外邦人讀舊約聖經,是讀希臘文翻譯版的舊約聖經(七十士譯本),而不是希伯來原文的舊約聖經。
而這個希臘文版的舊約聖經,當時也是為了給那些看不懂希伯來語文的住在各國的猶太人而翻譯。
結果,不僅是當時不懂希伯來文的猶太人使用這希臘文版舊約聖經,
連外邦基督徒也使用這版本的舊約聖經了。
假使堅持使用希伯來語和希伯來文,
別說是住外國的猶太人會因為聽不懂看不懂希伯來語文而無法信主,
大量外邦人也一樣會因為聽不懂看不懂希伯來語文而無法信主。
看見事情的嚴重性了嗎?
這世界上,死掉的語言,太多太多了。
守護語言,不讓語言死亡,不是基督徒的首要使命。
基督徒的優先使命,是福音使命,不是文化使命。
語言可以死,福音不能死。
只要有人在,即使某種語言死了,依然可以使用當地人聽得懂的新的語言,
來進行福音性。
因此,我們是要從事哪個族群的福音?
對象不同,語言的使用就該不同。
假使是主張福音使命高於文化使命,
那麼,假使我們要從事台灣鄉下都在講台語的老人福音事工,
此時,禮拜採取全部台語,就非常正確。
但若要從事台灣都市不太會台語的年輕族群事工,
此時,禮拜採取全部台語,就非常錯誤。
5.真的是看重福音性?
事實上,很多長老會,對於語言問題,是錯亂狀態、無所適從、不知如何處理的。
好比說表面上以服事老人群體為主,所以使用台語。
問題是,真的有去對『教會外』的老人傳福音嗎?
當今多少長老會,已經變成又長又老,成為幾乎只剩老人的教會了?
問題是,除了牧養自己教會的老人外,有真的去教會外對其他老人傳福音嗎?
事實上,很多時候,許多長老會教會使用台語,根本只是一種習慣而已,
目標是內部而非外部,根本就不具福音性耶!
又好比堅持全面台語,但宣稱看重年輕族群的福音性。
這種行為,對我而言,又是不可思議的矛盾。
這是真正看重福音性嗎?
當然不是!
這依然是把台語當神主牌罷了,哪是什麼福音性?
否則,為何會堅持要使用許多年輕族群聽不懂的台語來禮拜?
不要告訴我自己教會的年輕人懂台語,
因為,我說了,福音性!
難道教會不要『外面未信的』年輕人進來?
那些未信主聽不懂台語的年輕人,要如何在全程使用台語的教會做禮拜?
並且,就算是一間教會主張老人事工,目標是台語的老人族群,
雖然這時全程使用台語是正確,
但是,我也要反問一個現實問題———-
假使一間教會『沒有年輕族群』,這教會能存活多久?
當一間教會只有老人,沒有中生代、新生代,這時,這種教會能存活多久?
一般而言,中生代是主要金錢奉獻、人力奉獻的來源者,就像國家一樣。
一個只有老人,沒有中生代與小孩的國家,能存活下去?
事實上,一間健全的教會,一定是老、中、青三代都有的,
有老人,有壯年,有小孩,
這才是正常教會,才能存活。
問題是,假使要顧及到中生代與小孩,這時,能堅持只用台語嗎?
假使還堅持使用台語,這表示自己根本不是真正看重年輕群體,
而且還可能是一種自私自利、老大心態而已。
不看重年輕群體,卻希望有年輕群體進教會、多奉獻金錢與心力,這是做白日夢!
有多少老人化的教會,真正看重年輕群體的?
6.看重年輕群體,不表示一切要投年輕群體所好
事實上,假使一切都投年輕群體所好,這表示教會已經昏了頭。
打個比方,一切投小學生所好,那最好天天放假、都不要上課,
問題是,這可能嗎?這樣對小學生真的好嗎?
所以,該堅持的就要堅持,不該堅持的就不要堅持;
絕對的不能讓步,相對的要加以尊重。
問題是,什麼是必須堅持的、是絕對的;什麼又是不須堅持的、是相對的?
我們就必須回到聖經來。
再講一次,因為這很重要——-必須回!到!聖!經!來!
不回到聖經來進行探討,我們哪知什麼是必須堅持、哪些是不須堅持的啊?
以禮拜的語言問題而言,設立翻譯,有沒有違反聖經?
當然沒有!
因為聖經就有講聚會時面對大家聽不懂的語言,必須有翻譯者的情形。
可是,因為年輕人聽不懂台語,就分成兩堂,一堂台語給老人,一堂國語給年輕人,這樣有沒有違反聖經?
這就大有探討的空間了,未必是絕對合聖經了!
(事實上,我個人認為這是違反聖經的。但因篇幅問題,在此不討論)
為了迎合年輕人,全面停唱傳統聖詩,改成都唱敬拜讚美這類的歌,
這一樣大有探討空間,未必是合聖經的。
(同樣的,我個人一樣認為這是違反聖經的,但因篇幅問題,在此不討論)
懂我的意思嗎?
若不回到聖經,那我們就會變成各說各話、各群體比勢力而已。
唯有回到聖經來討論,大家從聖經找答案,我們才有根據可言。
而教會面對不懂台語的族群,並非要全面迎合對方喜好,
可是,使對方能輕易聽懂禮拜的語言,這不僅是可做得到的,而且是聖經規定的,
為何我們可以不做?
7.語言與信仰傳承
這是很多人的論點,也是王崇堯院長的一個重要論點。
但是,語言與信仰傳承,二者真的是不可分割?
前面我已經提過了,福音進入外邦,不是用希伯來文,而是用希臘文。
但是,非希伯來語文的外邦人他們信的,一樣是希伯來語文生活的主耶穌和使徒所傳下來的信仰。
看懂了嗎?
信仰的傳承,重點是信仰的『內容』,不是『語言文字』!
馬偕、巴克禮所講述的教義,他們的信仰觀念,
不懂台語的人,就無法理解?講國語的人,就無法承續這種信仰?
看看巴克禮的誓詞、馬偕當時信徒的信仰觀念,
會因為語言文字不同,就斷絕信仰傳承?
『榮耀皆上帝的,罪過都自己的』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9059885.html
假使因為語言文字不同,信仰就無法傳承,那我們慘了!
因為,馬偕、巴克禮他們是英語,
更早的馬丁路德、加爾文、奧古斯丁、、、,使用其他語言文字,
而最早的使徒,使用的希伯來文、希臘文,更是大量普世基督徒所不會的。
難道我們會因為語言文字不同,信仰就無法傳承?
否則,我們在信什麼?
我們信的,不就是透過語言文字轉換,使用我們看得懂、聽得懂的語言文字,
來傳承這信仰的嗎?
只要能理解信奉信仰的『內容』,使用當地人『聽得懂的語言文字』,信仰就能傳承了!
相反的,使用當地人聽不懂的語言文字,信仰才傳不下去!因為聽不懂、看不懂內容!
同樣的,堅持守護母語,信仰就能傳承?
我們不要自欺欺人了!
西方國家,多少人都是來自基督教家庭,但信仰已經失傳了?
而台語長老會,現今還有多少人有馬偕、巴克禮當時的信仰內容的?
『榮耀皆上帝的,罪過皆自己的』,這種觀念,還有多少長老會信徒信奉?
相反的,一大堆當今新派神學的東西,反而不是當時馬偕、巴克禮信奉的教義。
(女性主義、聖經有神話、支持同性戀、、、、)
所以,是語言文字使我們無法傳承信仰,
還是信仰的內容不同,才會讓我們無法傳承信仰?
答案已經很清楚,不是嗎?
我不是否定語言文字的重要性,更不是否定母語,請不要誤解。
我也不是認為國家強暴性地推行某種官方語文,或是刻意消滅某種地方方言是正確的、無罪的。
我更不是認為現今我認為長老會必須考慮使用國語,就表示台灣國民黨政府當初國語政策的一切錯誤部份就不須被譴責。(事實上,那種貶抑台語,甚至要消滅台語的政策,罪大惡極!)
我要表達的重點很清楚———–『文化使命』與『福音使命』,重要性的先後順序,不要搞錯。
我是台灣人,台語是我從小就會的母語,我台語聽與說都流利,
我可以相當正確讀出台語聖經與聖詩的發音,
我從小就受長老會嬰兒洗,在長老會堅信禮的。
我到現在依然認為台語聖詩很難被取代,
因為許多首台語聖詩國語沒有,
或是翻譯沒有台語優美,也無法有良好文意表達。
問題是,假使我愛自己鄉土、種族、國家勝於聖經命令,
我愛自己母語勝於聖經命令,
我愛自己宗派勝於聖經命令,
我把這些高舉到超過聖經,
那麼,我就是在犯罪,不配作主的門徒。
(這段話,一樣適用於國語教會、中國大陸、、、、的弟兄姊妹。
假使大家愛這些勝過聖經命令,大家一樣是把這些當神主牌,在拜偶像)
『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
(太10:37)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出20:3、申5:7)
願上帝幫助我們
小小羊
小小羊兄長,可否另闢文章,針對文中未討論的兩項題目,加以探討?
1、
因為年輕人聽不懂台語,就分成兩堂,一堂台語給老人,一堂國語給年輕人,這樣有沒有違反聖經?
2、
為了迎合年輕人,全面停唱傳統聖詩,改成都唱敬拜讚美這類的歌,是否違反聖經?因為,我一直覺得我們教會的做法
一來沒效率、浪費資源。
二來覺得似乎長久下來會造成分裂。
而其他可能的缺點或錯誤,我自己有不能夠清楚明白的表達出來,還望兄長指點。
圓柱銘弟兄:
平安!
關於您的兩個問題,在以下的站內文章有類似的討論,您可以參考後再將您的觀察和情境詢問小小羊弟兄,這樣子可以比較切合您的需要:1.禮拜語言分場、設翻譯、講道長短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21095488.html2. 現代教會音樂的偏差分類文章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cat_322497.html
淺談現代教會敬拜讚美與傳統禮拜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25497168.html
謝謝IV兄長的提醒。
我們教會是最近幾個月才開始這樣的改變的,開始是長老們開會決定要這樣做。
然後在長執會宣布,當時執事有提出反對意見,我也提出何不只改變講道使用國語就好,畢竟完全聽不懂國語的人口極少數,
而且台語聖詩的吟唱也可以補足此些族群的需求。
我也提出避免人力浪費的意見。
但是都一一被否決了!我的意見被否決的原因是:都已經決定這麼做了,不要再提出其他意見!
完全沒有討論的空間!但我也表達出我不認同的態度,拒絕服事第二場禮拜;
但為了公平必須參加原先只有長老輪值服事的主日禮拜司會。當時其實其他執事也提出其他的困難點,但也都被否決了。
第一次執行的時候,問題出來了,沒有人招待、沒有人司獻、
司獻的執事有些人須趕回去煮飯、、、、、、
簡直是做事欠考慮、、、、、、有一次我因為司獻,必須留下來,就看看第二場在做什麼。
我覺得好像在參加演唱會哦,不像在敬拜上帝。
詞拿掉的話,就是帶敬拜的少年在辦演唱會!
唱的歌曲,也都是「同一段詞,重複再重複」,
在我看來好像在念經一樣的東西。
我很不習慣,也沒有任何感動,只有想快快離開那情境的想法。那次之後我更加慶幸我沒參與這樣的服事,
雖然主日司會的壓力頗大(我們教會經常超過250人聚會).
我仍然願意強迫自己成長,祈求求主幫助。其實IV兄長列出的文章已經點出問題點了,
我們教會應該是為了人數的增長而妥協了。
長老們似乎很在意出席的人數,
只要人數少了一點的時候,就會聽到他們說人數怎麼、、、、、、這一兩年教會引進新加坡三一基督徒中心(http://www.trinity.net/)的小組教材,
我與妻子當時全程參加受訓,我們覺得教材、課程內容、教員有許多不妥。
(光是教員把某一位拿俄米‧道蒂(Naomi Dowdy)牧師高舉為「使徒」,我就覺得頗不安)
也與牧師、長老明說,但他們似乎醉酒的人一般,醒不過來。
我們也就逐漸不參加這些聚會。記得有一次翁瑞玉牧師來我們教會舉辦特會,當時我不知道什麼是特會。
只有記得先收奉獻,簡短的講道後,就請身體有需要幫助的弟兄姐妹到台前,領受什麼(我忘記了),然後就是一個一個人倒地、哭泣、發抖、、、、、、等現象。但是我還覺得很得意,原來基督教也有所謂醫病感鬼、治療人的能力。
現在想起來覺得很慚愧。後來我們牧師也不知幾時開始,開始幫會友按頭禱告,
那情境好像是氣功大師幫人灌氣、、、、、、這一切的偏差行為如果都是因為為了教會要增長,那倒不如分割成小小教會好了,
我是這樣想的!可是長老、牧師們的願望確實要成為千人的教會,
不只是我們教會,許多教會的長老、牧師也是這樣想的!(參加過幾次總會辦的活動,觀察到的現象)在我看來,回不去了!
可是又不甘心,對於自己的無力又感到生氣~我該如何呢?
靈恩運動在此園地有多年的解析,從長老教會總會的決議之立場觀之,還有普世教會合一或東西方教會各宗派和解之全球化大趨勢為暗潮,這些作用力是很複雜的。
帶聚會的人無論牧師長老有時像是為了做業績而趕鴨子上架,如果是這樣,會眾也應當要求自己的利潤不可被剝奪,否則就只有台上的人唱獨角戲,自討沒趣罷了。
現在的問題是人數多就一定是安全的保證嗎?參加大宗派就一定保證信仰的純正嗎?當然宗派的歷史不能逆轉,但是一個初信的人為了演出超大型歌劇而必須強迫自己穿上不合身的戲服,背熟了好幾套劇本卻不明白這齣戲要傳達的信息,這可以說是捨本逐末。
感謝IV弟兄(或姊妹)的回應,幫我找出文章貼出,減少我很多的負荷。
我再補充一些。
由於圓柱銘弟兄 at 2015年4月30日 18:19問的那兩個我文章中不願深談的問題,是很大的議題,
目前我沒有意願與時間,去開新主題寫新的長篇論述文章。因此,我只在這裡稍微提點一下而已。
一、將原教會禮拜分割,一堂給老人用台語,一堂給年輕人用國語
這東西觸及一個很致命的問題,就是聖經規定的『禮拜合一性』。我用個問題來問,就是——–哪些人可參加禮拜?
我換個方式來問,就是——可以因為年齡、性別、語言、種族、、、來把原先合一的禮拜分成不同場次禮拜嗎?很多人根本就搞不清楚『團契』和『教會』的差異。
團契可以『純種』(同質性),但教會必須『雜種』(異質性)。
因為,團契的重點是『fellowship』;教會重點複雜多了,不是fellowship而已。
所以,團契可以照年齡分(青少年團契、社青團契、老人團契、、、);
可以依性別分(婦女團契、弟兄團契、、);
可以很多種分割法,以追求『同質性』,方便進行fellowship。
但教會禮拜不能這樣!不能隨便切割群體,否則違反聖經。
聖經已經規定得很清楚,不分男女、老少、種族、學歷、、、、,通通都可以一起禮拜。因為語言和風格,就分割成台語場使用傳統禮拜,國語場使用敬拜讚美,
這樣怎會正確?
那以後是否繼續切割下去?
讓原本追求合一的禮拜,變成越來越分割群體?
以後是不是要分學歷、收入?
懂我的意思嗎?補充IV弟兄沒有貼出的文章:
『團契』與『教會』不同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24812902.html發問:禮拜是否該分開慕道與成長的講道比較好?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21087896.html摘錄以前文章的一些話:
「我們該努力追求一種異質性的禮拜。
不分年齡、不分男女、不分職業、、、,大家『集體』一起來敬拜上帝。摩西過紅海後,那一場大禮拜,人數可能高達二百萬人。
參加禮拜的人,是異質性的,各種年齡、身份、地位都有的。
主耶穌曠野講道餵飽五千人那一次,假使加進女人和小孩,實際人數可能高達一、二萬人。
參加的,是異質性的,各種年齡、身份、地位都有的。有位印度教徒曾講過:
你們基督教的神蹟奇事,我們印度教也幾乎都有;
但你們基督教可以讓各種族群一起禮拜,這是我們印度教所無法達成的。『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臘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林前12:13)
『你們因信基督耶穌都是神的兒子。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
並不分猶太人、希臘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加3:26-28)『在此並不分希臘人、猶太人,受割禮的、未受割禮的,化外人、西古提人,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內』(西3:11)
『合一』,是很重要的基督教的信仰與實行。
這不是說我們不能在教會中有團契或小組,
但是,教會禮拜時,我們絕對不能忘記『合一』的重要。」二、全面停唱傳統聖詩,改成敬拜讚美
這種錯誤,園地文章很多。
我只補充一些IV弟兄沒補充到的:
『淺談現代教會敬拜讚美與傳統禮拜』(一)~(六)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25497168.html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25535408.html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25633788.html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25690510.html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25708438.html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25717918.html很多人都以為敬拜讚美和傳統禮拜,只是一種『方式與風格』的差異,
但是,事情才不是這麼簡單,這是『神學路線』的差異。
加爾文主義的教會,假使要走敬拜讚美路線,我會很困惑,
因為,這些人真的知道加爾文主義的神學路線嗎?
他們不知道這二者神學路線不同,很難相容的嗎?
連教堂內部的擺設、儀式的觀念、、、,二者都天差地遠耶!簡單說,敬拜讚美和傳統禮拜,有些核心神學的差異:
1.『敬拜讚美』的基本立場是『慶典』;
『傳統禮拜』的基本立場是『安息日、嚴肅會』。我只問一個問題:
聖經裡,不管新舊約,每個安息日禮拜都在進行慶典活動?
慶典是安息日禮拜的主要精神?2.『敬拜讚美』的基本立場是『人本』;
『傳統禮拜』的基本立場是『神本』。所以,敬拜讚美的禮拜,重心是『我爽就好』。
目的都要盡量達成『我爽』。
這樣是否正確,大家自己想。至於其他錯誤,我不多提,大家自己去研讀文章。
我只講歌詞。
傳統台語聖詩的歌詞,是否可以幫助信徒越來越看無自己、敬畏上帝、上帝至高神聖、、、?
敬拜讚美詩歌的歌詞,是否可以幫助信徒越來越看無自己、敬畏上帝、上帝至高神聖、、、?敬畏!———尊敬又畏懼!
敬拜讚美的歌,有沒有這種幫助?以下摘錄一段過去不配弟兄寫的文章內容,大家可以看見那種教堂擺置、儀式觀念的神學差異:
「(一) 「傳統禮拜」:
傳統長老教會或天主教教堂的建築較為莊嚴與傳統,內部裝潢與擺設也都有常見習慣,而這些習慣都有其神學思想的支持。以長老教會為例:
其實,長老會的講台設計、禮拜模式,是標準加爾文主義的特點,也就是「上帝至高」。
這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思想,甚至可以說一旦去除此思想,就不再是加爾文主義。
在這種『上帝至高』的核心思想下,
(1)講台會比會眾高
(2)詩班不能在講台
(3)講道桌是在正中
(4)講台會盡量樸素,減少吸引人的其他東西(除了插花、十字架之類以外)
(5)講台下是聖餐桌
(6)詩班要在下面會眾要透過「仰望上帝」的方式來禮拜,這時,講道者是上帝僕人,代表上帝宣講上帝話語,會眾要聆聽上帝話語,因為「道」是禮拜的核心重點。
因此,講台要比會眾高(會眾仰望)、講台置中(講道是禮拜最重要重心,而且講道者是重心)。
詩班是代表「人」,人的讚美,不能與上帝聖言平起平坐。(天使可以和上帝平起平坐嗎?天使可以和上帝平起平坐唱歌讚美神嗎?聖經裡,祭司獻祭、講道、先知講道,詩班可以和這些平起平坐嗎?)
由於「上帝至高」是核心神學思想,所以,「莊嚴神聖」是必然性的禮拜觀念。
因為,上帝既然至高、人既然卑微,怎能與神平起平坐?所以,硬要在這樣的裝潢與內部配置下擺上爵士鼓或是使用電子樂器,不是很奇怪,甚至是很不倫不類嗎?(二) 「敬拜讚美」:
現在許多走敬拜讚美的教會的內部裝潢,基本上就是走實用路線、簡約風格。通常一定會有個大大的舞台———–
講台是活動式的壓克力透明檯子,可以移動(有些甚至更簡單,用譜架就可以了);而舞台是給敬拜團、主領、和伴唱者;
也就是說,整個敬拜的核心是敬拜團!
這些敬拜讚美的大型教會的會堂不會有太多繁複的裝飾,多以簡潔的線條加上燈光來打造氣氛,簡單說就比較像是演唱會的表演場地。
會眾的座椅也不是固定式的,幾乎全都是活動式的摺椅,因為收放方便,更可以快速變更場地的應用,例如可以在會後直接舉辦醫治特會、聖靈充滿時會友躺下、翻滾、狂哭、狂笑、乾嘔時使用的場地。這些看似細微的改變,其實都大大左右敬拜的形式和風格!
我們的敬拜,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的,「莊嚴神聖」的型態已經悄悄的消失了!這非常嚴重!」我提醒一個問題:
為何二千年來,歷世歷代的禮拜,大致就是『莊嚴神聖』路線,而非『慶典』路線?
這麼多神學家、聖徒,都是笨蛋、白痴、聖經都不熟?
天主教採取這種路線,連改教運動的馬丁路德、加爾文也都採取這種莊嚴神聖路線,
他們是未經仔細思考聖經,就採取這種路線的?
還是仔細研讀聖經,發現聖經裡規定的禮拜,本來就必須是這樣的路線?二千年來,歷世歷代的禮拜路線,都錯了?
這個歷史事實,難道不能給我們警惕?
現今流行的敬拜讚美那種路線,是『新發現』,還是已經『偏離聖經』了?
感謝小小羊兄長的補充。
對呀!
禮拜的核心重點是「上帝的道」呀!
重點不抓住,會偏離也是必然的吧!太注重人,一味的體貼、妥協,
最後反而會失去人呀(恐怕也大大得罪上帝了)!也唯有努力遵行上帝的道,才是真正的出路吧!
我是在長老教會聚會,關於兩堂禮拜,我們教會也是分成台語和國語兩堂,不過程序幾乎是一樣,信息也都一樣,服事人員也一樣,不走敬拜讚美路線,現在只差聖詩因為總會新版的還沒出來,舊版的歌詞唱起來卡卡的,不過還是照用就是了。
台語堂還是教會目前最多人的一堂,因為在比較鄉下一點(雖然也不是很鄉下),所以還是有一些長輩們對聽國語比較吃力,像我自己的母親因為沒念書,所以還是習慣台語。
至於為何要增加華語禮拜,是因為很多新來的年輕人還有外配來過我們教會,後來不習慣台語就離開了,所以決定開設國語禮拜。我們每個月都有聯合聚會,另外節期或是守聖餐也都是聯合聚會,聯合聚會主要用語是台語。不過還有很多地方是需要再加油的,至於這樣分兩堂是不是有悖離聖經的教導,得要好好探究一下。
我認為長老教會的最大問題不在於守住台語的問題,守住台語只是很多問題產生的一種結果。
看到教會公報有牧者在檢討慶祝長老教會來台150週年的聯合聚會活動,花錢卻達不到實質的意義。這總緬懷過去而提不出往前邁進的方法,其實早在慶祝130和140週年的時候就已經就是這樣了。長老教會好像是一隻固執的老牛,拖不動身子,只能躺在大樹下懷念從前的豐功偉業,守舊成了守住尊嚴和過往成就的唯一方法。
老牛有老牛的豐富經驗,是一項大的資產,從長老教會的運作體系和各大醫療院所、地方教會、福音機構、社福機構,在在都是很好,且深植人心的,長老教會過去為台灣的福音和為台灣的社會付出了許許多多,在上帝的帶領下,宣教士和前人的前仆後繼,造就了這塊可以自由宣教,民主自由的國家,實在是功不可沒,只是這些是過去了,將來呢?
長老教會有一個相當好的焚而不毀的精神,但我們願意相信上帝,我們真的可以焚而不毀嗎?有多少的牧者和傳道人、多少的長執願意燃燒自己,為福音來盡心盡力?還是只是認為當職了,覺得能在這樣的體系裡有這樣職分讓自己感覺良好呢?
長老教會會逐漸沒辦法在福音工作上進步,是因為從總會的各部事工有推展沒有落實,整體教育資源匱乏,再來講台的供應少,所屬的慕道友、初信者、老信徒,皆沒有辦法受到完整的教育,當然啦!會友本身也不是很認真想要受教育。
守舊的人高談闊論,自命清高,總以為大家聽不進去是因為別人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殊不知是因為沒有行為可以向人指出你的信,自己的奉獻、關懷、勤赴聚會皆不足,影響力當然差,十足的光說不練。另外,想衝想解放的人,不是往外流,就是東學西學,學錯了也不知道,甚至有時拿著凡火想獻在上帝面前。
我總想,如果傳道人好好傳講神的道,用心規劃教育和關懷,大家願意好好讀聖經,願意受教育,好好學習,也願意燃燒自己,不論金錢、才能、時間、精神,都願意為上帝擺上。長老教會在這麼樣豐富資源體系下,一定可以有一番作為的。焚而不毀的精神,讓我們願意再好好落實。
(如果與事實不符,就請大家見諒,自己也身為長老教會一員,撇不了有責任,我也相信還有許多人默默的在努力。願神施恩祝福長老教會)
教會非附屬於宗派的傳統不可嗎?不屬於大宗派的教會就不是教會嗎?
馬丁路德和加爾文絕對是正統的嗎?馬丁路德有反猶太的言論是抹滅不掉的歷史事實,加爾文沒有意思要創建加爾文宗或加爾文主義。
如果世上的人可以和在宗派裡的信徒永遠不必有關係,這個宗派的存在也可以說是無所謂的。這可能是事實,也可能是假設的狀況,因為沒有一個宗派在理論和實際上是和上帝沒有關係的,上帝也不是在創造之後就無關於這世界。
但是個別的信徒就算自願轉讓個人的權利給宗派代理而形成一種社會契約,上帝還是可以從宗派之中呼召人出來,否則同時宣稱是在事奉上帝,又否定上帝的角色,這是矛盾的。
小小羊兄長提到:”假使我愛自己鄉土、種族、國家勝於聖經命令,我愛自己母語勝於聖經命令,我愛自己宗派勝於聖經命令,我把這些高舉到超過聖經,那麼,我就是在犯罪,不配作主的門徒。”
我想,這對我們,不論是國語還是台語教會,不論是哪個宗派的,只要是主內肢體,都是一句令人值得省思的懇切提醒。
這讓我想到前幾年自己教會年度宣教影片中,講到當前台灣各地各階層尚有許多未得之民,仍受陷於錯誤的民間信仰,其中出現迎神廟會中總統參與其中向偶像敬拜的片段。由於我們教會是國語教會,有相當一大部分會友在政治立場上是比較偏向現在的政府,因此基於”為賢者諱”的立場,有人向教會提出要把那個片段撤下的呼籲,但是主任牧師卻基於信仰的標準認為即使是在上位者,做過的事情就該面對,況且他所做的本就是違反我們信仰的事實,因此決定照用不改。當時主任牧師也是傳達出同樣的觀念:在信仰的天秤上,是不會有兩樣砝碼的。
以前總會因為世俗的政治立場紛擾,語言使用的取向,自己或身邊的朋友或多或少會因此而發生爭執,即使同是主內肢體,有時也會為了彼此的教會在政治上的分歧而發生衝突。其實,不管是國語還是台語教會,不管世俗的政治立場取向,歸本聖經,回到信仰的最根本並堅守,才是我們該有的態度,相較之下,其他都是次要的事物。謝謝兄長這段補充讓我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