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天使一样美的声音
今天,不谈什么大道理,只简单分享近日听到的一位演唱家,演唱的一首日本童谣。
女高音:森 麻纪 (Maki Mori)
歌曲:からたちの花 (karatachi 之花)
Karatachi是一种日本乡下的柑橘类植物,会结出白色小花,还有金黄色的圆圆的果实。另外,这种植物也有刺,常被种来做为篱笆用。
我们不用懂歌词内容,单单听演唱和伴奏,感受那种美感即可。
那种美,是可以超越语言与文字,大家都能体会到的。
虽然演唱者长得很美,但我们可以尝试单单听音乐,不看萤幕,单纯体会音乐的美。
森麻纪小姐演唱这首童谣时,那种声音的美,简直像是天使下凡来一样的令人陶醉。
在寂静的深夜里,听这样的乐曲,真的是上帝所赐极大的享受与安慰。
感谢上帝赐予我们在这世界上,有这么多美好的事物可以欣赏。
美好的歌声、美好的音乐、美好的料理、、、、、。
基督徒可以放心享受上帝赐予的一切美好事物,即使这些常常是不信主的人所生产出来的。
在上帝普遍恩惠的恩待下,许多不信主的人一样可以生产出很多美好的事物。
基督徒不是天天都只能接触圣经、听基督教音乐、看基督教绘画、成天开口闭口基督教术语。
上帝让我们不是离群索居,而是真实地活在这充满大量异教徒的世界。
我们为一切美好的事物,向上帝献上感恩。
感谢上帝透过这些人,产生出许多美好的事物,来使我们享受世界的美好。
未来的新天新地,天使的歌声会更美。
但是,在新天新地到来之前,我们仍存活在这有罪苦难的世界,上帝依然透过许多美好的事物来使我们从欣赏中获得很大的快乐与安慰。
马偕博士曾说过,他很惊讶台湾人没有欣赏美景的观念。
因此,他在带着台湾培养出来的信徒到各处传教时,会带着他们欣赏沿路美景。
现今,面对这世界上的美妙,很少有像归正神学这样,清楚知道分寸,可以放心享用上帝赐予的。
许多基督徒,要不是信仰与生活切割,星期日做基督徒,周间彻底像世俗人一样贪恋世界;
要不就是离群索居,或是什么都不敢享受,以为这叫敬虔。
但是,归正神学归纳全本圣经得出的教导,却不是这样,而是我们一方面知道这世界非我家、我们不贪爱世界;一方面也知道这是天父世界、并满心欢喜享用。
与大家分享。
愿大家在这像天使一样美的歌声里,也能感受到上帝极大的恩典。
小小羊
啊~!好美。
能在过年前最后一天听到这么美好的声音,真的很感恩。
康来昌牧师说过,越是有聪明、美貌、权力、财富的人,越会感受到世上的虚无。
这也是为何好莱坞的明星一大堆都沉迷在毒瘾、性隐里面无法自拔的原因。
世界上能用钱买到的、用权拿到的,他们都有,但内心的虚空,却是任何物质都无法填满。
而剩下比较聪明、看破一切虚无的人,就跑去信佛教(李察基尔是信密宗),
想了解这潮流有多大,去google“密宗”+“明星”就可以略知一二。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前赤壁赋》)
‘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彼前2:11)
世间红尘尽是虚空捕风,未必要基督徒,许多有着普世智慧的人都可以观察出来,但我们基督徒却是不同。若我们说:“没有上帝。”这是忘恩负义、曲解启示。
‘他在从前的世代,任凭万国各行其道;然而为自己未尝不显出证据来,就如常施恩惠,从天降雨,赏赐丰年,叫你们饮食饱足,满心喜乐。’(徒14:16)
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这所有的万物就是祂存在的证据;神不仅创造,而且管理,目的就是要我们吃、喝、玩、乐、工作、生活,都喜乐。
‘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约一2:16)
我们基督徒并非“不问世事”、“凡世界上的事”都轻看。
就事情本身,我们轻看;但我们知道,这每一件事情的背后,上帝的手都掌管在其中,因此我们也很重看。
但我们不是看重事情本身,而是在这世上的每一件事情上全然信靠上帝、看见上帝美好的旨意。
Posted by 496540666 at 2013年02月9日 16:57
好棒的文章跟回应
祝大家新年快乐
Posted by 花莲学子 at 2013年02月9日 18:54
上帝赐给她美妙的歌唱恩赐,显然不是为了要她“拼传福音”或是“拼研究神学”。
“谁是先给了他,使他后来偿还呢?”–罗马书 Romans 11:35
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
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
Posted by 基督徒 at 2013年02月9日 22:51
我同意小小羊的观点:神所造的美好事物,我们都可以欣赏,不须绝对圣俗二分
不过我想分享一次听歌的感受
Libera的Sanctus,第一次听时候,真是很感动。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muPJvr89Jw
不管其Catholic的背景,就声音而言真是很美
以Pachelbel Canon in D Major作旋律更有熟悉感。
之后搜寻了歌词,却令我大吃一惊:
http://artists.letssingit.com/libera-lyrics-sanctus-ii-53z89k3#axzz2KPnCyjiE
(歌词很长,只贴网址)
对比一下传统的歌词:
Sanctus, Sanctus, Sanctus
Dominus Deus Sabaoth.
Pleni sunt caeli et terra gloria tua.
Hosanna in excelsis.
Benedictus qui venit in nomine Domini.
Hosanna in excelsis.
(Holy, holy, holy, Lord God of Sabaoth;
heaven and earth are full of thy glory.
Hosanna in the highest.
Blessed is He that cometh in the name of the Lord
Hosanna in the highest.)
在Libera版本中,最重要的主角"Hosanna in excelsis"不见了!
突然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如果亏欠了天地之主,就算是天使的声音又如何呢?
欣赏一首歌,应该是在知性、感性上皆得到满足的。
我不听香港流行曲,除了声乐上标准外,更不接受歌词所带出的人间爱情观。因此招来了“古老石山”的批评。
如果是圣乐,我更会用“不以文害道”的原则去检验。
有时只听器乐,或者其他语言的歌曲,无法理解歌词,反而更少碰上这种冲突。
小小羊介绍的からたちの花,歌词本身是很美的文学作品,抒写诗人对からたち的爱与感激,所以我可以放心欣赏。
附上诗歌背景以供参考:
10歳で父を失った山田耕筰は田村直臣牧师が东京・巣鸭に経営する自営馆という夜校校并设の印刷工场で働きはじめました。ひどい労働环境だったようです。空腹に耐えかねて からたちのすっぱい実をかじり、职工に蹴られて逃げ出しからたちの垣根の中でくやし涙を流したのです。
少年山田耕筰の心にしみこんだ、からたちの苦い思い出が“からたちの花”のメロディーとなって开花したのでしょう。
“からたちの、白い花、青い棘、そしてあのまろい金の実、それは 自営馆生活における私のノスタルジアだ。そのノスタルジアが 白秋によって诗化され、あの歌となったのだ”(“自伝 若き日の狂诗曲”)。
Posted by Pearl at 2013年02月10日 00:21
"不以文害道" 这是核心中的核心。
因为神的道,是一切的最高也是最低标准,
不然,以人有限智慧与能力,必然成为撒旦工具而已。
Posted by Billows at 2013年02月10日 12:03
感谢小小羊兄长和弟兄姊妹的分享,
祝大家新春愉快,共沐主恩。
Posted by 旅程 at 2013年02月10日 22:37
那人为何被挂在木头上?他的生命目的是建立在代赎人罪的价值信念吗?
或者,那终究是一场悲壮惨烈的历史事蹟?
最终指向的必须要是复活,而不是死得很惨。犹太人的学者寻求神的国,最明白的竟然是那个一同被挂在木头上的强盗。都被抢的人不一定是朋友,只是都列在证人席。
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约翰福音 John 14:27
如果罪人认同的是本丢彼拉多,相信该死的是基督,人的罪就不得赦免,死的咒诅永远临在。
Posted by 基督徒 at 2013年02月12日 01:07
感谢Pearl姊妹(或弟兄)的分享。
你找的karatachi之花的歌词背景讲述,实在太棒了。
原本我读歌词时,有些地方句意无法判断,
但读了这份歌词背景讲述之后,我就豁然开朗,知道意思是什么了。
“欣赏一首歌,应该是在知性、感性上皆得到满足的。
我不听香港流行曲,除了声乐上标准外,更不接受歌词所带出的人间爱情观。因此招来了“古老石山”的批评。
如果是圣乐,我更会用“不以文害道”的原则去检验。
有时只听器乐,或者其他语言的歌曲,无法理解歌词,反而更少碰上这种冲突。”
这段分享很棒,但我要稍微补充一下。
我们可以将音乐分成‘圣乐’与‘非圣乐’部分。
另外,即使是圣乐,也可以分成‘礼拜场合’与‘非礼拜场合’二种。
用这样的区分,或许我们比较容易掌握一些分寸。
对于圣乐,我的立场和pearl姊妹一样,对歌词是很在意的。
这也是为何园地对现今流行的许多敬拜赞美诗歌很不认同的原因之一。
不过,对于非圣乐,我认为立场可以放宽。
正如基督徒当然可以读怪力乱神、佛教内容的西游记,
所以基督徒可以欣赏许多非关宗教、甚至是异教的艺术作品,只要我们清楚对错即可。
一个基督徒看秋川雅史‘千风之歌’
我个人是不听流行音乐的。
流行音乐的情歌更是不听的。
不过,对于想听的弟兄姊妹,我倒是没有意见,只是要提醒一下:
要搞清楚知道哪些是错误爱情观、哪些不合圣经。
假使无法分辨,要小心谨慎,不要太放心聆听与背诵。
至于圣乐,是否属于礼拜场合,是我一个很重要的分辨原则。
礼拜场合,要求较多。
非礼拜场合,可以较宽松。
很多敬拜赞美的歌,拿去团契、小组唱唱,虽然不是很好,但勉强可以接受。
可是,把这种烂歌拿来礼拜用,就很不好。
毕竟,场合不同。
礼拜的场合,除了歌词要注意之外,连演奏方式都要注意。
正确的歌词,使用错误的演奏方式,就会变成思佳姊妹提醒的‘形式折损内容’。
把丧礼的圣乐带领成婚礼,这是不伦不类。
可是,很多时候,现今很多敬拜赞美团就是这样乱搞一通,不在乎歌词与场合,一律兴高采烈演奏一通。
甚至,受到当今敬拜赞美的影响,就算是使用钢琴伴奏,都可以搞得不伦不类。
过年期间我回到家乡,自己从小长大的古老的长老会礼拜。
礼拜时,没使用爵士鼓,而是使用钢琴伴奏。
司琴的技巧很好,问题是,她把每一首圣诗通通都弹成兴高采烈、轻松愉快的敬拜赞美常见搞法。
结果,有些圣诗是必须很严肃的风格,
有些圣诗是必须非常庄严神圣,
有些圣诗是非常谦卑祈恩的,
通通都在统一的兴高采烈、轻松愉快里,丧失分寸与严肃性。
唐崇荣牧师说过一个观念:
教会司琴,也要懂神学!否则连什么歌词与歌曲是对是错都不知道。
我非常认同唐牧师的说法。
前面提到的千风之歌,根本就是异教思想。
个人欣赏无妨,拿来教会追思礼拜使用,根本就是乱来!
很不幸的,现今竟然越来越多教会真的拿这首歌来丧礼礼拜时使用,还认为歌词很好、很合圣经,我真的会吐血!
教会牧师、传道、信徒程度真的越来越差,
难怪以为‘少年Pi’是福音电影、是叫人信基督教上帝的基督徒一大堆。
愿上帝帮助我们。
Posted by 小小羊 at 2013年02月14日 17:05
另外,即使是圣乐,也可以分成‘非礼拜场合’与‘非礼拜场合’二种。
小小羊这里要改一下
另外,即使是圣乐,也可以分成"‘礼拜场合’"与‘非礼拜场合’二种。
谢谢您的这篇文章
受益良多
也祝福您新年快乐
———————————————
版主回复:
感谢指正。
已将笔误更正。
小小羊
Posted by 小太阳 at 2013年02月16日 02:01
To see the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to see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s,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William Blake
从一粒沙看见世界,从一朵花看见天堂。
一粒沙,一朵花,可能在现场见证了一次罪恶的杀戮,他们的功用却不只是被传唤出庭作证。
Posted by 基督徒 at 2013年03月1日 00:36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