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8:32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 »
2012年10月2日教会流行观念

13,493 views

一个传道者的独白

这是无名的传道者弟兄的分享。

作为一个传道人,我发觉我的圣经观强烈地支配我的证道风格,深深影响着我的每一篇讲章。

我所指的圣经,并不是指有形有体能够被手触摸到的一本书籍,并不是指用白纸黑字被印刷机生产出来的一本刊物。

我所指的圣经,是指神默示出来的话。

究竟是什么纸质的纸、什么颜色的墨水、什么字体印刷、或是用录音带以声音格式来表达,这一些在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分别。

我坚定相信圣经是上帝的话。既然圣经是真理,所以她本身就:

(一)有一种能力

这能力是内在的,是属于本质的层次。

这个能力并不出自金熨黑皮革的制作,因这能力不出自这物质的世界,而是来自独一真神本身。

因此,当祂的话语被按正意分解,被宣讲出来的时候,能力就自动自然的出来。

这个能力是自发的,不必呼喊捶胸。

每当道被按正意分解之时,道的威力就发出来。

基于此,对于每一篇讲章,我:

‧坚持不讲笑话,不讲个人见证,不讲生活琐事,不作短宣报告。坚持用大部分时间直接讲论经文

‧坚持拒绝东拉一节又西扯一节的肤浅“蜻蜓点水式”讲道

‧坚持拒绝盲目地崇拜“三点式讲章架构”

‧坚持按著经文本身的思路发展去构成讲章的架构

(若是题目性讲章,每点还是要按其经文的上下文来表达)

我坚定地相信吸引听众的力量来自“道”本身。

越是直接论述真理,越是有能力。

越是明显论述经文,其能力越是自然发挥威力,叫人无法拒抗,从而被教训、被督责、归正、受教学义。

(二)是容易明白的

道并不复杂。神是爱向人启示的,而不是爱向人隐藏自己。虽然是简单,但就非常丰富。

道既浅亦深。“浅”是叫人容易明白,“深”是丰富丰盛。

基于此,我:

‧坚持将所谓“例证”减到最少

‧坚持如果用“例证”,“例证”要越短越好,绝对不让它反客为主盖过经文本身

(三)有一个内在的适切性/实用性

真理是针对人生命的光景,如剑剖开魂与灵、骨节与骨髓。

所以当一个人的生命内心被主的道辨明,他的生活就自动地调整修正,因为人的在外面生活不过是他在内生命的彰显。

所有圣经真理都有一个必然的和内在的生活应用,就算比较深奥的“三位一体”也有现实生活的应用,绝不例外。

基于此,我:

‧坚持尽量少花证道时间在所谓“经文应用 ”上面

其实,每个听道者面对的人生境遇都不同,讲道者如果企图在讲道的有限时间内要表达出一切的 “应用 ”来迎合会众,这是不切实的。

‧坚信圣经能够自动的在人的生命这个内心层面上起作用。于是,同一篇道就可以满足不同背景的人的不同需要。

我的意思是,当听道者离开之后,停在他心中的不是某个动人的例证,而是某段某节经文直接烙了在他的心中,将他的生命更新。我坚信听道者这样的生命才有根有基,才是建立在神的话之上。亦是这样,他的生活才可以长远地和永久性的得益处和结果子。

【总结】

加盐加醋不会叫真理更有味道,反而冲淡了真理的原汁原味!

也许,每个人都对精彩的讲道有不同的定义,但我个人始终都是坚信,讲道的精彩不在乎讲道者是否有魅力、生活例子是否感人、PowerPoint 是否用得出色,而是全在乎圣经本身内在而独有的精彩!

如果讲道者能够直接按经文来证道,“依书直说”的讲解经文,他就已经尽了他的证道之责。

他必得主的称赞,讲道者就不必介意听道者是满意或不满意。

无名的传道者


无名的传道者弟兄,
看罢你的证道心得,着实非常有兴趣,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可否分享你一两篇的证道,让我们学习学习;因我们的牧者的证道极风趣,幽默,很受欢迎,但我总觉得有点不入肉,可能是过于着重应用方面,对真理方面就稍稍轻了点,反为不美。
主内
gnaijb

Posted by gnaijb at 2012年10月2日 14:36

Gnaijb您好:
无名的传道者说的就是‘解经式讲道’,你可以去康来昌牧师的word网上听
他的查经讲道就是‘解经式讲道’,至于“无名的”传道者,也可能是有名但想低调的人,我觉得如果单纯想学习‘解经式讲道’,康牧师就算不错的范本了〜

Posted by 思佳 at 2012年10月2日 15:36

非常了不起的牧者,句句点到当今讲道的要害,一位牧者有这样体认,表示他经历过上帝话语的甘甜与挑战,加油 !

Posted by Lance at 2012年10月2日 21:40

思佳好,
谢谢你的提点,我会小心分析两者不同之处。
主内
Gnaijb

Posted by gnaijb at 2012年10月3日 04:06

感谢诸位弟兄姊妹的分享。
我是一只半年大的小羊,原先理解各种教理就是道,把教理讲出去,主就会借着这些教理来更新我们的意念,然后逐渐至于行为;后来与弟兄姊妹接触多了,发现不是每个人都能自如地把理论应用到生活上,反倒是通过一些分享与讨论,更容易开阔大家的思路,从而更了解怎么把知识活用到生命中。所以刚开始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尽量减少例证,减少实际应用,把大部分用在讲解经文上,这样不是会枯燥吗?会不会低估了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
可是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自己又觉得是理解上有偏差,因为活泼的道不可能只是单纯的教理,神的道不可能只运行在人的理性里,我其实对道了解非常少,能够请教各位属灵上的长者究竟神的道是怎样的概念吗?

Posted by Jamie at 2012年10月3日 06:26

如果英语行的话,可以听听美国的 John MacArthur 的释经讲道。他是The Master’s 神学院的院长,亦是加州 Grace Community Church 的主任牧师。网址是http://www.gty.org/

Posted by mark at 2012年10月3日 09:06

发现不是每个人都能自如地把理论应用到生活上,反倒是通过一些分享与讨论,更容易开阔大家的思路,从而更了解怎么把知识活用到生命中。所以刚开始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尽量减少例证,减少实际应用,把大部分用在讲解经文上,这样不是会枯燥吗?会不会低估了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
答:
基本上,我们要把‘讲台上’和‘讲台下’做个区分。
很多观念只要这样做出区分,问题就大致解决了。
牧师讲道,是属于讲台上的形式,这时,是非常神圣的,是宣讲上帝话语的。
弟兄姊妹的分享,是属于讲台下的形式,这时,内容与方式可以比较自由。
以我为例,园地的教导性文章,和问题解答相比,内容就会有比较大的差异。
前者会比较严谨,后者会比较自由。
另外,讲道不是不能使用例子,本文作者也不可能反对使用例子。
因为,主耶稣讲道时,大量的比喻,就是一种例子的使用。
旧约先知也一样,也会使用各种例子。
但是,我们反对的,是什么样的例子使用?
请比较这两种情形:
1.例子的使用,只是附带,占的比例不高,是用来使听众更清楚理解道的意思。
2.例子的使用,已经成为主轴,占的比例很高,道成为附属,甚至道与例子的关连性很低。
我们假使留意的话,很容易发现这两种模式的讲道内容,会有很大差距。
当牧师讲道以笑话、故事为主,当听众听完之后几乎记不得道的重点,只知道笑话与故事内容时,我们就要小心了。
另一种情形要留意的,是讲道是否‘勉强拼凑、牵强附会’。
有些讲道,表面上都是讲圣经,但其实经文都是牵强附会、天马行空乱解、东拼西凑。
遇到这种情形,听者自己也要小心。
因为,强解乱解的经文,是没有上帝背书,更不可能有威力的。
而东拼西凑的经文使用,由于是勉强拼凑,也不具真正道的力量。
解经式的讲道,康来昌牧师、唐崇荣牧师都是很好的示范。
另外,中文书籍部分,博爱思(Boice)的罗马书解经讲道(活泉出版社),也非常优秀。
另外,即使不是经文直接讲解,但只要让我们更清楚一个教义,也一样会具有强大的力量。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这篇文章:
从以赛亚的呼召,示范堕落理性与正确理性的差异
有些文字,可以写得搞笑,但是,大家应该可以发现,重点还是非常清楚,会使人读完以后会更清楚我要表达的教义重点,而不是只当成听故事、或是哈哈大笑而已。
再看这篇示范。
你真爱神吗?从“不信主的人能不能上天堂”谈起
文字很简单,中学生都有能力读。
但是,我们会发现,这篇内容是很尖锐的,会令人读完之后坐立难安、很具冲击性的。
我们有没有发现,这两篇示范文章,其实都是很艰深的教义?
一点都不是简单的风花雪月,或是简单易下咽的国小程度生活与伦理教导。
相反的,都是原本很枯燥无味的教义。
而这种东西,几乎没有教会会教导过。
这就像厨师一样,一堆生涩难以下咽的食材,如何烹调得令人可以吃得津津有味?
讲道与教导也一样。
传讲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很多讲员会选择奶这类的食材来喂,但一直只供应奶而不喂干粮,信徒怎能成长茁壮?
我们园地喂的,多半是干粮,但尽量烹煮得还算好吃。
信徒学久了,又怎么可能不茁壮?

Posted by 小小羊 at 2012年10月3日 10:57

JAMIE:很多年前我还是初信的时候(当时在念中学),也会问这些问题。最后还是决定多看(背)圣经,因为我当时只想要知道圣经说过什么和没有说什么。其实不知道圣经说过什么,又如何应用?之后学习释经,是希望更多认识(文字比较那些就免了)圣经,也希望自己不会乱用圣经去支持自己。当然,有些时候圣灵会用我学过的圣经来引导我生活,就像上面所说的“当一个人的生命内心被主的道辨明,他的生活就自动地调整修正”,直接应用出来。
其实你信主只有半年,应该不会觉得讲解经文枯燥的,因为很多经文讲解你应该是还没有听过的。早些日子我买了钟马田的“只夸基督十架”,那是一句金句便出了九章讲章,我不知道算不算是‘解经式讲道’呢?我虽然已经信主这么多年,但却完全不觉得枯燥呢。就像上面所说的,
道既浅亦深:“浅”是叫人容易明白,“深”是丰富丰盛。

Posted by 路人甲@香港 at 2012年10月3日 11:55

这几日恰巧我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当一个人说“我”要“作一个传道人”,因为传道人是一个传道的人,另一个人听了这话之后发现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个不是传道人的人是否可能把道传出去”?
唐崇荣牧师曾经说每一个基督徒都是传道人,有一些传道人不是基督徒,这十多年我听见各种反应,都是集中在分辨所谓的“全时间传道”或“带职事奉”这两者的差异,但是这并没有切中问题的核心。
这样就有两个问题:“谁可以把道传出去”,“谁愿意被神差遣去传道”。教会可以让不愿意传道的人出去“宣教”吗?宣什么教呢?基督教?这不就等同于是“传基督的道”?但这不等于是传“宣教”,圣灵荣耀基督,“圣灵的果子”是圣灵结出来的果子,既然圣灵不是圣子,圣灵不是圣父,基督背负十字架走向各各他髑髅地,基督复活升天圣灵保惠师才来,以见证的人为中心传圣灵的工作,很可能是在这个次序上混乱了。
灵恩派已经陷在“人的见证”与“见证的人”交互印证的泥沼之中不得自拔,当这两者被赋予“圣灵的工作”的意义,灵恩派便开始分不清传上帝的道和传人的见证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相信“这都是神的国度的福音大使命”,但是这很可能是出于一种自我循环的逻辑,“是教会的因为是圣灵的,是圣灵的因为是教会的”。我们若说那是胡扯,好像就是亵渎圣灵又反对教会,但事实上离开灵恩运动的损失只是少听几个人胡说八道的见证。
教会认可你是被圣灵充满的传道人,因为圣灵认可你的教会被圣灵充满,因为你的教会认可你的见证是被圣灵充满的见证,至于圣经会破坏圣灵的工作,只有教会的权威牧师的解经是圣灵认可的解经,而这整个逻辑要天衣无缝到没有矛盾的地步,只有承认教皇无误而非圣经无误。
如果是因为相信“福音派是新教,所以福音派的见证是改教的见证”,“灵恩派也是新教,所以灵恩运动是第二次的宗教改革运动”,这还是把罗马天主教和所谓的基督新教放在对立面以立场决定真理的是非,意图回避圣经无误的疑问。
简单地说,如果圣经有问题,没有人可以把道传出去。所以,给福音派教会一个诚心的建议,要避免走向灵恩派和新派在教会内部各自划分势力范围的局面,不该用立场决定是非,还是要回到圣经。

Posted by 基督徒 at 2012年10月3日 21:52

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该做什么样的事、履行什么样的责任,这些没弄清楚,就会产生我之前那样的困惑。
感谢小小羊弟兄的回复,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真正的问题,并花了这么大的篇幅来解释和引用过去的文章,愿主继续祝福您的事工。
也感谢路人甲@香港,其实我很喜欢听文章中所提的、以经文为中心的讲道,愿主光照祂的儿女,使得我们能够深深地扎根在祂的道里。
很抱歉基督徒弟兄的回复我不是很看得懂,好像是对文章内容的一个发散,衷心祝愿你的思考能够被主所用。如果可以的话能否再说得浅显一些呢?

Posted by Jamie at 2012年10月3日 23:57

Re: Jamie,
我不是针对个别的留言回应,如果你特别有兴趣我说的什么,有圣经的问题可以问小小羊,我的留言看过去有个印象就可以了,我也已经很久不在此讨论问题,按照版规这里也不是讨论区,所以看懂版主张贴的文章比较重要。

Posted by 基督徒 at 2012年10月4日 01:43

大家好,
其实我也有一个疑问,就是我教会里的大部分弟兄姊妹分享时,都承认是因为牧师的讲道幽默,轻松,所以便留下来,更有甚者,是随着牧师走堂。一些比较严谨的牧师就比较不受欢迎。
我想是不是分开慕道和成长的讲道是比较好一点?
请指教!
主内
Gnaijb

Posted by gnaijb at 2012年10月4日 04:06

如果‘幽默’是指讲道内容有笑话,这种讲道是不可接受的。
如果‘幽默’是指“道”以“轻松”形式表达,在理论上勉强可以罢,因为这只是“术”的考虑,只是一种表达的方式或手法。但当实际行出来,却是十分困难的。这好比走钢线,如果把握没有百分百的准确,是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就是将真理笑话化。
讲坛的事奉是庄严的,要十分谨慎。牧师对讲坛的态度直接影响他讲什么(what)和怎样讲(how)。
其实,某一些题目本身就是严肃的,例如罪、地狱、十字架、行窄路,为主名受苦等。对于这些题目,用幽默去表达是极不合适的。
分开慕道和成长的讲道有这个做法的好处。但有两点要注意:
其一,无论是慕道或成长的讲道,内容都一定是“道”。两类听众在这方面是没有分别。其实,这两个类听众都可以听同一篇讲道而得益。
其二,讲道的吸引力必须来自“道”本身。如果以任何东西去代替,例如笑话、个人魅力等,属灵的果效就没有了。
幽默故事一则:
按马太福音十八章1节,当时,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天国里谁是最大的?”
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在天国最大的是我!”

Posted by mark at 2012年10月4日 19:56

我认为为了让听众笑(或是醒过来?)而说笑话是不好,
尤其看到传道人为了不无聊而拚命搞笑,真令人难过,
我想重点还是在于使用的材料是否能"喻道",
当然这样的材料只能是点心,而非正餐,
好的喻道故事,令人会心一笑又意义深远…
一个罪人在紧闭大门的的教会外哭泣,他因为犯了罪而被拒于门外。
上帝问:你怎么了?
罪人说:呜~他们不让我进去。
上帝说:唉,没关系,他们也不让我进去。
(忘了在哪看到的,侵犯版权请告诉我)
事实上,我常常听康来昌牧师的释经讲道会听到哈哈大笑,
抱歉,态度不对请指正,
我很期待听听mark弟兄的讲道喔。

Posted by 天路客 at 2012年10月4日 22:02

日志信息 »

评论已关闭。        

相关日志 »

2条评论

  1. 张一峰说道:

    ‘解经式讲道’除了康来昌牧师,韩大地教会的河用祚牧师也是另一个不错的范本,个人最近在看河用祚牧师的一些讲道,也在CGNTV中文台看了一些,在这里和弟兄姐妹共分享:http://chinese.cgntv.net/sub.asp?pid=1015 上面的网址里有很多的河用祚牧师的讲道系列,本人看了他的“七个触摸”、“约翰福音查经”等,是我近些年来,个人认为解经式讲道做好的几位牧师中最好的一位。

    看了无名的传道者弟兄的分享,我的看法是,弟兄写的很有准确性,可是若生命上,没有道成肉身,此类的讲道容易沦为宗教式的热心,如保罗在腓立比书三章所言,也可能会沦为教义主义,学问主义,象牙塔里面的可怕的一些极端的东西,我个人比较赞同约翰一书一节至四节之样式的对道的宣讲:1.讲道不单是教义的纯正,还应有“林前2:13并且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或作“将属灵的事讲与属灵的人”)。”2.讲道不但是圣经的经文,还有传道者自身生命的展现,是主在传道者里面做他自己的工作,如使徒约翰在约翰一书所言,是听得见的道,看得见的道,是摸得着的道,使徒接着说道,这样才能和众弟兄姐妹相交,绝对不单是在教义的纯正上的相交。

    • mlscvc说道:

      “我想提醒大家注意,这位‘活泼生命’发行人〜2011过世的河用祚根本是灵恩派(虽名为长老会),还提倡建立‘使徒性的教会’呢!

      这个网址当中就有说到‘河牧师指出,…圣经以弗所书四章提到称呼我们为使徒,但在教会里却很少用使徒这个字眼,使徒似乎被隐藏起来。…今日教会为何无力,是因为没有使徒性的教会…如果说圣灵是一只翅膀,使徒就是另一只翅膀,…我们必须在这两者的平衡下,建立使徒性的教会。’
      另, 这篇‘“敬拜赞美”与台湾基督长老教会传统礼拜结合之神学考量’文中也有提到‘万国敬拜赞美’这个组织就是起源于韩国大地教会,发起人河用仁是河用祚的弟弟,河用仁在英国就学时就是接触Terry Virgo(英国70年代恢复运动提倡先知职分恢复时的一个“使徒”)学习这种敬拜赞美的。
      还有,韩国大地教会“领导力特会”台湾被请去的讲员是周神助、杨宁亚这些大灵恩派的〜这已经足以说明河用祚带领大地教会的立场了。
      2008年韩国大地教会曾在台北举办过“爱的恋歌Love Sonata”充斥艺人娱乐气氛型的灵恩派型布道大会。河用祚之所以能动员许多影星艺人,是因为他在成立大地教会之前,在一家艺人甚多的教会服事,所以大地教会也是明星特多的教会,这点跟河的神学立场没什么直接关系,只是顺带一提当作资料参考而已。
      其实我一直很不喜欢河用祚大地教会大力向全世界行销的‘活泼的生命’月刊, 里面参杂许多灵恩派思维,出来解说的牧者也一堆灵恩派背景的http://chinese.cgntv.net/sub.asp?pid=28,但很奇怪,太多教会都会自动帮忙大力推销这套,我觉得信徒有限的时间和小组若常被教会规定绑住得一起配合读这刊物(说是读圣经,但进度东跳西眺,一点系统都没有),还能去读基督教要义、历代信条那些更重要的书吗?”

      ——思佳姊妹

抱歉,评论被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