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8:32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 »
2010年01月15日预定论与自由意志

9,703 views

发问:搞不清楚到底是自己还是上帝旨意,怎么办?

问题:

我总是提醒自己要全然信任主,在读圣经的过程中,体会到人因为选择自己而不选择主意而犯罪,也同时体会到,主可以无时不在地指导我。

但同时,我又晓得,主赐给了我依祂的样子去造的我,可以有各种好的能力,包括判断能力。

所以,我的问题是,每次在需要做决定或判断时,总搞不清楚,正在进行决择的当下,是主的意志在行,还是我自己的自我意志在行….?

这时候的全然信任,又该如何理解呢?怎么办呢?能依直觉吗?

答:

你的问题,是关于如何寻求神的旨意、如何知道那是神的旨意的议题。

事实上,在实际实行上,我们未必能每次都非常明确说自己清楚神的旨意。

请留意亚伯拉罕一生,活了一百多岁,上帝清楚明白对他讲话,才只有几次?

换言之,对他而言,多数情形下,他根本无法知道明确的上帝旨意。

我再举另一个例子:

你遇到红灯要不要停,这时,需要寻求上帝的旨意吗?

你是否必须停车祷告,询问上帝是否该闯红灯或在红灯前停下?

是否没有清楚的讯息与声音,就必须停止不动,或是必须继续前进?

请注意,‘理性’、‘自然律’,就是很重要很基本的判断上帝旨意的方法。

多数情形下,上帝的旨意就是要我们活在自然律之中,使用理性来进行分析研判。

再者,上帝的旨意,有‘显明的旨意’(圣经),还有‘隐密的旨意’(个人神秘体验)。

上帝隐密的旨意,是不会违反祂显明的旨意的。

因此,假使我们不清楚上帝显明的旨意,也就是圣经的话,那我们当然很难清楚上帝旨意,而且常会误判。

因为,单靠‘心中感动’,本来就很不可靠,毕竟,心中感动可以

1. 来自上帝

2. 来自魔鬼

3. 来自自己

而多数情形下,都是来自自己,但却被误认为是来自上帝。

当我们使用理性,也认真思考寻求圣经整体性的观念了,

这时,个人心中感动,才有存在的价值。

比方说:

1.有两个女生,一位长得很美,但品德很差、不信耶稣;另一位较没那么美,但品德良好、信耶稣。

这时,我的选择,根本就不该选前一位,因为那是违反圣经整体原则的。

这就是我说的理性分析与上帝显明旨意的部分。

2.有两个女生,都是基督徒,而且不管在信仰与人品上,都非常优秀。

换言之,我不管与哪一位结婚,都没有违反理性分析与圣经整体原则。

这时,我到底该追求哪一位?

你有没有发现,这时,‘心中的感动’就是很重要的。

我们只能依据当时心中感动的情形,对其中一位进行追求。

而追求的话,因为又牵涉到我与对方,所以,真正的感动必定‘双方都有’。

假使我有感动,但对方一直没有,那表示我的感动不是来自上帝的。

在感情部分,真正来自上帝的感动,时间或许可以有早晚,但绝不可能我有感动但对方一直没有。

简单说,除了透过:

1.理性

2.圣经整体原则

3.个人感动

这三点之外,我们还必须加上

4.‘环境’因素的考量。

工作的选择也是一样。

1.两个工作,一个薪水高,但却是混黑道与帮派;另一个薪水低,但却是正当职业。

这时,上帝的旨意是很清楚的,第一个根本就不该考虑,直接就该删除。

2.两个工作,薪水差不多,都是正当职业。

这时,理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做更进一步的取舍,如:上班地点离家远近、升迁机会高低、、、。

但是,理性分析是有极限的,有时分析到最后,还是无法做出取舍,

而这两个工作也都合乎信仰,没有违背圣经整体原则。

这时,我们就只能诉诸个人感动,心中感动是哪一间,就往那间去了。

当然,一样的真正上帝来的感动,因为牵涉到我与公司,所以一定是双方都有感动。

假使我有感动去上班,但公司却在应征时刷掉我,那就表示这感动不是来自上帝,而是来自自己。

另外要说明的是,在寻求个人心中感动的时候,是必须透过认真虔诚的祷告的。

没有认真的祷告,会使我们很难分辨感动到底是来自自己,还是来自上帝。

有虔诚的祷告,不表示自己就一定可以轻易区分,但起码正确的机会会高多了。

请参阅:

寻求神的旨意相关文章

日志信息 »

评论已关闭。        

相关日志 »

没有评论

抱歉,评论被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