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8:32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 »
2012年10月6日教會流行觀念

10,985 views

發問:禮拜是否該分開慕道與成長的講道比較好?

問題:

我教會裡的大部分弟兄姊妹分享時,都承認是因為牧師的講道幽默,輕鬆,所以便留下來,更有甚者,是隨著牧師走堂。一些比較嚴謹的牧師就比較不受歡迎。我想是不是分開慕道和成長的講道是比較好一點?

答:

這是一個令我心情很沈重的問題。

這個問題,是很多弟兄姊妹共有的問題。

這問題因為太常見了,所以我進行公開的回答。

這個問題,點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點————–什麼是『禮拜』?

請注意,我不是講『一般聚會』,我講的是『禮拜』。

想過嗎?

什麼是禮拜?

禮拜的重點是什麼?

是『敬拜上帝』,還是『我個人滿足』?

當然,理想狀況下,這兩者是並存的,並非互不相容的。

但是,有罪的人間,不是每件事都能那麼美好。

有時,就是必須在兩難或困境之間,做出取捨與分辨。

這時,『優先順序』、『輕重順序』變成很重要的判斷依據。

何者優先?何者較重要?

當然是『敬拜上帝』才是比較優先、比較重要的順序,不是嗎?

禮拜還有一個很重要必須考慮的部分,就是『誰來禮拜』?(誰參加禮拜?)

當然,靈界的天使也在禮拜上帝,但我們只探討人的部分。

而特殊狀況下,好比周遭根本沒教會,一個人當然也可以禮拜,但這種特殊狀況姑且不討論。

我們探討的,是去實體教會時,哪些人可以參加禮拜?

更深入來說的話,我們認為哪些人可以被允許參加禮拜?

嬰兒可以是禮拜的一員嗎?

小孩呢?

老人呢?

識字的呢?

不識字的呢?

很會唱歌的?

五音不全的?

經理與老闆?

妓女與流浪漢?

穿西裝打領帶的高社經白領?

穿工作服手上有永遠洗不乾淨的油污的低階工人?

我還可以講更多,講到講不完。

但是,上面這些,已經足以讓我們嚴肅思考這個問題。

誰可以參加禮拜?

禮拜應該有哪些人?

我在說什麼?

我在說一個很重要很重要,重要到已經嚴重被忽略的問題點,就是:

同質性與異質性。

我們的禮拜,該是一個『同質性成員』的禮拜,還是該是『異質性成員』的禮拜?

這不是說拜偶像的也可以來教會一邊禮拜一邊拜偶像,

也不是說不用去在乎異端邪說、不用管偏差,通通都可以合一。

這些都不是我這裡要提醒的重點。

我要提醒的重點很簡單,就是:

我們要的,是同一族群,越相同越好,是這樣的禮拜嗎?

上帝喜悅這樣的禮拜嗎?

假使禮拜最重要的重點不是『個人的滿足』,而是『敬拜上帝』,

那麼,我們又怎能不認真去思考什麼樣的禮拜的人群組成,才是真正上帝喜悅的呢?

基本上,團契、小組,有時是同質性非常高的。

都屬於年輕人,或是都屬於大專,或是都屬於老年人、、、。

有時,團契的規模不小,禮拜儀式也和教會一樣,

這樣的話,團契為何不能取代教會?團契禮拜為何不能取代教會禮拜?

其實,假使禮拜喪失了異質性,那麼,我對這禮拜會很存疑。

更進一步講,講使一間教會喪失了異質性,那麼,我對這教會會很悲觀。

我們該努力追求一種異質性的禮拜。

不分年齡、不分男女、不分職業、、、,大家『集體』一起來敬拜上帝。

摩西過紅海後,那一場大禮拜,人數可能高達二百萬人。

參加禮拜的人,是異質性的,各種年齡、身份、地位都有的。

主耶穌曠野講道餵飽五千人那一次,假使加進女人和小孩,實際人數可能高達一、二萬人。

參加的,是異質性的,各種年齡、身份、地位都有的。

有位印度教徒曾講過:

你們基督教的神蹟奇事,我們印度教也幾乎都有;

但你們基督教可以讓各種族群一起禮拜,這是我們印度教所無法達成的。

『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臘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林前12:13)

『你們因信基督耶穌都是神的兒子。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

並不分猶太人、希臘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加3:26-28)

『在此並不分希臘人、猶太人,受割禮的、未受割禮的,化外人、西古提人,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內』(西3:11)

『合一』,是很重要的基督教的信仰與實行。

這不是說我們不能在教會中有團契或小組,

但是,教會禮拜時,我們絕對不能忘記『合一』的重要。

講道,是教會禮拜時很重要的一環。

但是,即使講道不佳、詩班不好,也不表示我們對上帝的敬拜就喪失。

天主教的神父,普遍比較不會講道,但這不影響天主教徒的禮拜。

對他們而言,敬拜上帝遠比講道更重要。

透過儀式的進行,他們就實質在敬拜上帝。

我不是說天主教這樣的做法與觀念就絕對正確,請不要誤解。

但是,天主教這部分的觀念,真的很值得我們深思。

以下所講,不是絕對真理,只是我個人意見,大家參考便是。

假使禮拜的成員必須以異質性為主的話,那麼,講道的內容、講道的分場,就該盡量考慮各種成員,而不該是採取分場的方式。

我對於許多教會為應付不同族群,所以採取不同場次禮拜、不同風格禮拜、不同語言禮拜的方式,並不認同。

事實上,連傳統上小孩被排除在禮拜之外,我都不是很認同。

既然禮拜要看重合一性,講道必須考慮各種成員的程度與組成,

那麼,就不能不體諒軟弱的族群。

可是,正如我們不能都只餵奶不給乾糧;

講道也一樣,並非都只需體諒軟弱族群。

我們不可能因為有人不識字,就因此放棄在禮拜時讀經或使用文字;

或是因為禮拜時有兒童,我們講道就變成幼稚園兒語。

但是,很多方式,可以來克服這些問題。

好比不識字的人,教會開辦羅馬字拼音班、識字班;

對小孩進行教導,告知禮拜要嚴肅不能隨便走動講話。

但這些細節都不是重點,重點還是一樣————-我們是否有願意達成一種異質性群體集體禮拜的心?

再來講一下語言的部分。

讓每種族群假使需要的話,都能用母語讀經,這觀念是正確的。

因為中世紀天主教的聖經一律用拉丁文,這時一般只會母語的信徒根本不可能讀經。

為了讓信徒人人能讀懂聖經,所以翻譯成各語言,這是很美很正確的事。

但是,這不該變成一種禮拜也必須分語言的絕對!

假使很多禮拜成員聽不懂官方語言,只聽得懂自己母語,

那麼,為了這些族群,用母語來禮拜,並非不對。

但是,當禮拜的成員不管什麼族群,都聽得懂官方語言,反而聽不懂彼此的母語時,

這時,堅持使用某種母語來禮拜,又是否正確?

不管喜歡不喜歡,在台灣,各種族群都已經多半受過教育,也能聽得懂國語。

不管你是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通通都聽得懂國語。

若是如此,當各種族群一起禮拜時(好比總會開會時),我們怎能不使用最多數人聽得懂的國語來禮拜?

我們怎能堅持使用台語,而認為其他族群都該會台語不可?

我們是否真心追求那種『異質性集體敬拜上帝』的心?

我可以理解很多教會實際執行上所面對的困難。

因為這些困難,所以教會必須把不同族群分場次來進行禮拜,而且每場語言、風格、族群都不同。

但是,這會讓我們少了多少聖經對『合一』、『集體禮拜』的觀念與實行?

結果,教會很容易越來越變成超級市場、百貨公司———各族群的人,去教會找各自喜歡的東西,教會都有提供,但群體之間並沒有什麼合一性。

我們去超級市場、百貨公司購物,會去在乎你旁邊購物的人是誰、他與我有什麼關連性嗎?

表面上教會很大,但我們真有整體感嗎?

還是像百貨公司顧客之間一樣的疏離?

因著不同族群的需要,禮拜時,我們是不是該分開講道的場次?

坦白說,我沒有絕對答案。

但是,我個人的想法與體會,大家可以參考。

(我講的,不是因為人數太多,同樣的講道與內容,必須分開多次進行那種分場。

我講的是因為年齡、語言、成員組成這類的考慮,而進行不同語言、不同講道、不同風格、、、之類的分場)

我曾經用很沈痛的心,寫過一篇文章,大家可以參考一下:為什麼我要和這群爛人一起禮拜?

小小羊


這個題目乍看之下好像是要人來公民投票,決定是要開「佈道會」還是「培靈會」,我想有不少人有此經驗,看見有新朋友初次來教會,坐下來聽了幾分鐘發現「不對」就走了。
哪裡不對呢?好像哪裡都不對,簡單地說,就是跟他們原來想像的不一樣,「很抱歉,我不知道是這樣」。雖然,有人說沒想過是這樣的,不一定都是合乎聖經的。
為什麼到今日還是繼續不斷有人歸信天主教?還有很多人去信伊斯蘭教?「我們不是誰」顯示出自己的獨特性,「基督是誰」才顯出基督教的本質。唐崇榮牧師不設定「我們不是靈恩派」的講題,設定的是「基督是誰」,邀請人來聽對於那些天堂的陌生人來說才有意義。

Posted by 基督徒 at 2012年10月6日 21:49

為了講道幽默輕鬆而留下來~~真是糟糕~~卻又是現今教會不爭的事實!!
我們教會來了一個女性傳道人~~她講話超有趣的~~會友都愛聽~~只要是她來講~~每次都爆滿~~如果是其他嚴肅的講者~~人數少一半~~可是她講的內容~~都跟聖經沒太多關聯~~在教會裡聽到那種有趣的內容~~反倒讓我感到很哀傷~~

Posted by 阿岱 at 2012年10月7日 01:14

小小羊弟兄你好,
看罷你的提醒,十分明白這是每一個基督徒應有的態度,我們萬二分希望每一個教會會眾都能做到這點,但事實上,這好比是緣木求魚,我們是海外的教會,就教會崇拜已分英文,國語,粵語三種,每當聯合崇拜的時候,雖然有即時翻譯,但人數還是減少,除非有聚餐,或特別活動則例外,若是長期合一崇拜,恐怕有點難度啊!
我們教會會眾多是長者(粵語堂),為了怕他們身體的軟弱,和不耐煩,講道不能太長,又不能太深,所以影響了其他有需要的會眾,故我才有分開慕道和成長的講道這構想,怕也是空想而矣。
作為教會裏工作的一份子,當然希望牧師講道輕鬆幽默,會眾能先留下來,再在其他活動如查經小組,團契,戶外活動等等,慢慢紏正他們的心態,雖然真的是很慢,但總比他們不留下來,那就一點機會也沒有了;當然,我們不能本末倒置,棄真理而就幽默,否則我們所做也是白做了。
在今日的電子時代,人們的耐性比以前大幅降低,講道的風格,能否作出合理的改變呢?或是我的信心太小?
願主祝福你!
主內
Gnaijb

Posted by gnaijb at 2012年10月7日 12:25

對於教會合一的主題,有一些疑問想請教小小羊前輩或版上其他屬靈前輩。這邊所提的是同一個教會的合一,那麼也包括同一個教派和跨教派的合一嗎?
而從這篇文章中引用的聖經經文,我能理解是不論什麼背景的人,能在主日禮拜時,一起來敬拜神,是一件很美的事,也是使神喜悅的事。但一間教會如果教友的背景差異過大,而漸漸形成分堂、小組化,甚至不同小組、不同牧區的弟兄姐妹彼此不認識,那麼也許可能差派某一個牧區的小組長往外開拓教會,不也是不錯嗎?
我想問的是,會不會教會的異質性大到一個極限時,剛好是開拓教會得一個契機呢?
(這個問題不知是否扯得太遠,如果不適合放在這裡麻煩版主刪除)

Posted by 阿毛 at 2012年10月7日 13:46

我現在禮拜碰到一個問題
因為已經離開花蓮回家附近教會禮拜
該教會牧師講道仍有著長老教會傳統 每次都會提到信耶穌基督的重要
但有次敬拜時請教會的社青團契獻詩宣召
社青團契竟要教友
1.唱詩歌時把手舉起來體會有什麼特別感覺
2.讀完經文後默想上帝要藉著該段經文告訴我們什麼 並且跟旁邊的人分享
3.聲稱要跟他人分享是因為聖經說:分享越大 福氣越大 (聲稱很多聖經裡有但其實沒有的東西)
等很像現下靈恩派做法來主持禮拜
那次禮拜我不舒服到中途離席一陣子 沒給奉獻 也認真考慮要把奉獻給原來的教會
但我也思考著是否要時常用靈不靈恩來衡量教會的點點滴滴?
害怕自己是小小羊弟兄所說的 禮拜的重點不是放在神上而是合不合自己意
到底怎樣的禮拜態度才比較符合聖經真理精神?
我對於自己常常像"靈恩偵測器" 聽到禮拜中有靈恩內容就極度不適的心態有所罪惡感跟疑惑
謝謝

Posted by 花蓮學子 at 2012年10月7日 17:18

按約翰福音四章,禮拜的態度在於: 『神是個靈(或無個字),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
按上下文,「心靈和誠實」就是指人要用內心而非單用外表(舉手或不舉手)或外在(在耶路撒冷或在撒馬利亞山上)的,按著真理(而非虛假)去敬拜祂。
靈恩運動的一個主要偏差就是「離開聖經」,在聖經之外另立權威。
但聖經就正是檢驗靈恩(和其他一切)的唯一指標!也可能就是這個原因,靈恩運動對聖經有拒抗。
其實,只要是按聖經而靈恩是可以也是美好的。
一個基督徒有聖靈和聖經在他的生命中為他把關,這好比一個過濾網,將所有要進入他生命之內而又不合真理的東西,通通過濾起來。(其實,真理的聖靈亦是用聖經真理將這個基督徒建立,叫他成長。)
所以,無論基督徒聽了什麼,管它是靈恩、摩門、耶證、天主教、自由派、世俗潮流,只要抵觸聖經真理的,基督徒心中自會亮起紅燈,基督徒不必為這個「探測器」而有罪惡感 ,反而要強化這「探測器」!
點點滴滴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積沙成塔。你要注意這些點滴是曇花一現的零星個案,或是長久持續的。一所教會不會在一兩天就變質,總是由小開始,逐漸改變。而你所描寫那教會是否已經開始走靈恩路線,再觀察多一些。當一間教會偏向靈恩,除了「靈恩元素」漸漸增加之外,「聖經元素」亦會同時減少(或變質)。
還有,既然你是這教會的一份子,你就有責任為她守望,為她禱告。建議多和弟兄姐妹交通,了解他們的看法,亦可以提醒他們要走在聖經之內的重要性,亦可以和一兩位比較熟的領袖談談。

Posted by mark at 2012年10月7日 20:02

這讓我想到 我是在長老會聚會的 我奶奶也是,我們教會分成兩堂聚會,
就是分國語堂跟台語堂,但我的奶奶總是會說我身為台灣人,卻連台語也不會講,很含曼(笨拙)而在國語堂聚會。
但其實我都聽得懂,也知道,但因為環境的緣故我都還是講國語較多,只是覺得很受傷,每次這樣發生讓我覺得這樣的觀念一點也不合一,
我也尊重台語堂的人,也不認為台語堂很沉悶,相反地我也喜歡聽台語堂講道,聽台語證到讓我深深覺得上帝話也非常的美、非常扎心的,我真是認同大家的回應,在教會都是一家人,同個肢體,
會講台語,感謝主,不會講台語,也是感謝主,畢竟我們都同受一位聖靈、一位神,只是心裡多少都會難過,畢竟是自己那麼親的親人

Posted by ting at 2012年10月8日 16:58

我也一直在台語堂禮拜
我很喜歡台語堂莊嚴的感覺
喜歡古老的聖詩 喜歡禮拜開始時要大家靜默
國語堂的禮拜就完全是社青團契的天下
感覺已經變成靈x堂的分會了

Posted by 花蓮學子 at 2012年10月8日 19:35

這問題暴露出很多牧者已經扭曲『道』的定義了,究竟牧者該給『慕“道”友』甚麼才叫『道』呢?太初有道,道與 神同在,道就是 神!
如果牧者願意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難道無法同時幫助信徒與慕道友成長嗎?一心怕新業績跑掉,因此要去講另一種迎合人的『道』,這才是問題所在。
主日崇拜就是崇拜主〜牧者只能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解經、或是教導教義!
有些牧者很愛利用主日講台行銷私意,先自訂標題再找經文為私意背書,這種講道不但不是在崇拜主,也會使信徒「常常學習,終久不能明白真道」(提後 3:7);有些牧者講台聖經用的不多,解經也很有問題,卻很愛套用一般人普遍接受的人生大道、世俗小學來博取聽眾認同,這種講台只是有基督教外殼的「心海羅盤」罷了〜勸這類牧者,若無心傳揚真道,想當葉教授,不如去世界發展比較快啦!

Posted by 思佳 at 2012年10月8日 20:33

就好比聖經只有這麼一本,傳道人讀,初信者也是要讀這一本,而且整本都要讀,不能偏廢的意思一樣,同樣的道,有不一樣的餵養,神都會讓屬祂的兒女成長的,不必再用人的意思有額外的擔憂,信靠神,使人成長的是神。道是一,應無分初級、中級、高級,不論程度到哪,神是讓我們一起同奔天路的神,也教我們要彼此相愛、彼此扶持,在團契當中學習在神愛裡的功課,這比把神的道當成課業而有初級、高級的分辨來得更接近真理。

Posted by 韻安 at 2012年10月9日 12:04

綜合回應一下。
1.gnaijb的問題
答:
由於問題比較複雜,而且是很多人會共有的問題,所以我另開新文章回答。
發問:禮拜語言分場、設翻譯、講道長短
2.這邊所提的是同一個教會的合一,那麼也包括同一個教派和跨教派的合一嗎?
答:
不包括!
我所講的,是『同一間教會』,『不涉及教義對錯問題』,純粹屬於『不同族群』的合一禮拜問題。
你問的,已經是『不同教會』,甚至『不同宗派』了。
這已經很複雜,不是我討論的內容。
3.會不會教會的異質性大到一個極限時,剛好是開拓教會得一個契機呢?
答:
教會本來就可以植堂,而且應該植堂!
但是,植堂的理由,應該是人數過多,所以用『地區』來分,而不是因為族群不同。
在聖經裡,本來就是地區來分,而不是依年齡、性別、學經歷、、、來植堂。
4.靈恩派禮拜
答:
這已經不是我說的異質性的合一禮拜,因為我說的是『教義沒問題』的情形。
靈恩派、成功神學的禮拜,已經是涉及教義問題,而且是很嚴重問題。
這種情形,已經不是我說的那種了。
我不和靈恩派、成功神學的人合一的。

Posted by 小小羊 at 2012年10月9日 16:56

我們可以因為愛而對別人、事與物有一定程度的協調性,但對靈恩派與成功神學絕對不能妥協,他們已經嚴重到把耶和華我們的神當作阿拉丁神燈;神對他們的忍耐程度,常常讓我感到羞愧。
清教徒時代,若沒有認罪悔改自己的過錯,就算是基督徒也不能領聖餐,那樣的嚴謹程度才是我們該學習的。"成功"很好,但不應該是為了高舉人。
願合一在耶和華的真理當中。

Posted by Billows at 2012年10月11日 20:18

謝謝小小羊前輩的回答!

Posted by 阿毛 at 2012年10月15日 01:05

日志信息 »

评论已关闭。        

相关日志 »

1条评论

抱歉,评论被关闭

返回顶部